日前,东城区人力社保局联合北新桥街道与北京市第六医院,将“骑心守护微课堂”搬进骑手早会,用“一刻钟”的碎片时间,送上“健康防护+权益保障”双份暖心服务,为城市“奔跑者”送上全周期保障。
此次服务精准对接骑手高强度工作下身心健康的刚需,将职业健康防护与权益政策宣讲同频共振。微课堂直击骑手“高流动、高压力、高风险”下,“重收益、轻健康”的痛点。
“心跳骤停黄金抢救时间仅4分钟,可骑手最缺‘停下来’的勇气。”北京市第六医院心内科李杨主任的开场白,瞬间击中骑手心坎。这位有着15年临床经验的专家,结合骑手“久坐少动、作息紊乱”的特点,提炼出“自救三步法”:出现胸闷心悸立即停单平卧;拨打120时清晰报位并联系站点;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绝不能硬撑,“硬撑不是敬业,是对自己和家庭不负责”。他现场示范心率监测、血压自查方法,叮嘱“再忙也要每周一测”。骑手们频频点头,有人感慨:“这些知识比抢到大单还值!”
这堂“暖心课”更是服务模式的创新。区人力社保局工作人员在微课堂上解读了工伤认定、调解维权等高频问题,实现健康与权益保障“双提升”。通过“部门搭台、医院助力、企业响应”的跨界协同,服务链条从单一权益保障,延伸至覆盖工作、生活、健康的全周期管理,依托“每月一题”机制,东城将骑手早会转化为服务“微阵地”——不占用配送黄金时间,却让服务效能最大化。“簋街模式”精准匹配骑手“时间碎、流动强”的特征,织就“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保障网。
据介绍,2025年东城不断探索“每月一题”在基层服务方式,通过不断调研、访谈,深入了解骑手们的“心愿菜单”,整合辖区资源,把“骑心守护微课堂”切实做到骑手的“心坎”上,以“小切口”做好“大民生”,为全市新业态群体安全保障输出智慧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