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上次回老家,小学同学的母亲病逝了,按照农村传统,需要上门去祭拜。我这小学同学也有

上次回老家,小学同学的母亲病逝了,按照农村传统,需要上门去祭拜。我这小学同学也有些年头没在一起聊天了,去的时候他在灵堂里面跪着,一身孝服,眼睛如同充了血一般,可能是过度伤心,也可能是太过操劳(P.S.:他父亲一年前因病去世了) 因为他家辈分比较高,按照辈分我要叫我同学的妈妈为奶奶,因此我几个大伯和我父亲都需要前去祭拜。到了以后按照那套固有的流程进行磕头作揖,然后我同学出来磕头谢礼。一套流程结束以后,我们进屋去聊一聊,因为大家小学以后进入了不同的班级,包括后面我同学很早辍学出去打工,而我按部就班的读高中和大学,因此很很难有交集,也就导致很多年没怎么联系过。他跟我招手靠近他坐着,问他最近在哪里工作,答曰在帝都跑运输,我也说了我自己的工作。顺口问了下他哥哥怎么不在,他说昨天还在,晚上接了单位的电话说要去广州参加什么会议,当时我也有点疑惑,因为只是听说他哥哥在当时读书的大学里留校当老师,想着一个老师怎么会这么忙。因为他们家里很少往外说自己的小孩混的如何如何,一家人都很低调。而且往年他哥哥过年的时候也是跟其他人一样,挨家挨户去拜年,穿着很简单,那种公务员的打扮,戴着一副眼镜,看到人都乐呵呵的。 晚上躺在床上闲着没事,因为好歹是大学老师,应该可以搜到。输入姓名和我们老家名字以后,搜到的内容让我当时愣了半天,因为没想到他会有如此成就。85年出生的,仅仅比我大五岁而已,如今身兼多职。某211、双一流高校物理学院教授,物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在物理方面颇有建树…… 这是我们村里出来的孩子,天呐,真的难以置信,这是何种努力才有如今的成就。至于为何如此惊讶,是因为他小学初中我们都是同一所学校,高中他只考上了我们县里的四中,说实话很不怎么样的高中。如此开局,竟有如此成就,相比之下,自己真的一无是处。 后来跟同学闲聊时才得知,他哥哥高中时就抱着“笨鸟先飞”的劲,别人课间打闹时他在刷题,周末放假时泡在县图书馆查资料,高考硬是从四中逆袭考上了石河子大学,之后又一路读研,然后考上中科大的博士,靠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在物理领域站稳了脚跟。即便成了教授,他也从没摆过架子,过年回家总穿得朴素,挨家挨户拜年时还会主动跟晚辈聊学习、聊生活,完全看不出是身兼数职的学术大咖。 不过想想自己,虽然没有他那样的耀眼成就,但这些年也在岗位上踏实积累,从职场新人到能独当一面,期间也克服了不少困难、学到了不少技能。每个人的天赋和机遇不同,赛道自然也不一样,他在科研界攀登高峰,我在自己的不起眼的领域里稳步前行,这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成长。 我焦虑了几天之后也慢慢想通了,那些看似“一无是处”的焦虑,不过是拿别人的人生标尺丈量自己。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其实大家一直都在按自己的节奏努力,这份脚踏实地的坚持,同样值得被肯定。不必羡慕别人的光芒,专注于自己的路,慢慢沉淀,终究也会在属于自己的领域里绽放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