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店员是不是忘了,自己是来服务的,不是来当评委的? 近日,河南郑州,一位女子爆料在斐乐买鞋结果被店员打上非常不尊重人的备注引发网友关注。 据该女子表示,试了三双鞋买了一双,从进店到付账不到十分钟,按店员的建议用了优惠券,结果回头发现自己的会员信息被备注“买双鞋子都嫌贵”,截图还被丢进了会员群。 更绝的是,店长不仅没解决问题,还反手就把群解散了。这年头,花钱买东西还得先过店员这关? 事情闹大后,FILA立马道歉说已经批评了涉事员工。但网友的怒火可没这么容易平息:一句不痛不痒的“批评”能顶啥用? 而且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前段时间还有网友在阿迪某斯维权被店员怼“拿钱过年”,某鹏4S店的导购更离谱,门夹了顾客的脚,反咬一口“你不来门就不会坏”。说白了,就是把职业身份当成了高人一等的资本,殊不知离了品牌光环,谁认识你是谁? 最讽刺的是,同一家店的店员还给另一位顾客备注“绑定奥莱,不能用就换老公注册”。看来这是内部的传统了。用优惠券就是抠门?多试几双鞋就是事儿多?品牌的溢价里,难道不该包含对顾客最基本的尊重吗? FILA在道歉信里信誓旦旦说“类似情况绝对不被允许”,可光靠批评员工显然治标不治本。如果品牌只顾着冲业绩,忽视服务培训;只跪舔VIP,却对普通顾客爱搭不理,下次贴的标签可能就是“嫌便宜”“事多精”了。 消费者买的从来不只是商品,更是体验。再大的牌子,也经不起店员这么败好感。顾客花了钱还生了一肚子气,在网上几块钱的东西,客服还一口一个亲的,先不说东西好不好,最起码的情绪价值给足了。 无论买什么东西,顾客都有权挑挑拣拣——花自己的钱,轮得着别人指手画脚?店员手里的键盘能贴标签,但贴不掉一个事实:服务行业的核心,永远是“人”而不是“价”。 对这件事您怎么看呢,欢迎表达您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