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由于U型潜艇很艰苦死亡率很高,所以船员的伙食标准是相当高,甚至能吃到酸菜猪肘和炖

由于U型潜艇很艰苦死亡率很高,所以船员的伙食标准是相当高,甚至能吃到酸菜猪肘和炖牛肉炸猪排一类。 二战时德国海军的U型潜艇部队是公认的高风险兵种,整个战争下来差不多四万名艇员里有三万多人没回来,阵亡率接近75%,比陆军东线部队还高,比空军飞行员也差不了多少。为什么这么惨?主要是潜艇体积小、隐蔽性强但一旦被发现就基本没跑路的机会,盟军后期反潜手段越来越狠,飞机雷达、护航驱逐舰、深水炸弹一顿组合拳下来,U艇基本就是铁棺材。德国从1939到1945总共造了1100多艘U艇,沉了将近800艘,很多艇出港没几天就彻底失联。邓尼茨当潜艇司令的时候就知道这活儿危险,所以从一开始就给潜艇兵开小灶,补给优先级排在海军最前面,比水面舰艇部队高一截,目的就是让这些志愿上艇的家伙至少吃好点,保持点士气。 出港头两三周,U艇上的伙食确实能算德国海军里最好的。新鲜肉类、香肠、土豆、柠檬、苹果这些东西先堆满艇,VII型艇那种主力型号,50来人一艘艇,能塞下好几吨食物。典型的一天菜单,早饭有黑面包、黄油、果酱、咖啡或者牛奶麦片粥,中饭可能就是炖牛肉配土豆、红卷心菜,或者炸猪排、熏猪肘加酸菜,晚上再来点肝酱香肠、腌肉、茶水。酸菜(Sauerkraut)是标配,几乎每艘艇都带一大桶发酵好的,德国人本来就爱吃这个,酸味重还能开胃,关键是维生素C含量高,长航时能防坏血病。猪肘、炖牛肉这些热量大、油水足的菜,厨师用艇上那两三个小电炉就能搞定,肉香混着柴油味飘全艇,艇员挤在过道或铺位上端着盘子吃,那会儿还觉得值了。 为什么能吃到这些?主要是邓尼茨定下的规矩:潜艇兵是精英志愿兵种,基地休整时伙食就比别人好,出航补给永远优先。新鲜东西从法国洛里昂、挪威基地这些地方直接装,香肠、腌肉挂天花板,土豆柠檬塞床底下,甚至厕所角落都堆罐头。盟军情报里也承认,德国U艇的食物质量在整个海军里是顶尖的,刚出港那阵子甚至比陆军野战部队还强。德国人本来后勤就讲究,陆军口粮标准里肉类也比别国多,潜艇更得特殊照顾,不然谁愿意去那种几个月不见天日的铁管子里送死。 可这好日子也就头十来天到两周。新鲜蔬菜水果先吃完,肉类也很快就没了,艇上没冷藏室,东西容易坏,只能先消耗掉。剩下就全靠罐头了:罐装牛肉、猪肉、香肠、蔬菜汤、硬面包,还有那种真空包装的黑麦面包。后期补给紧张了,甚至出现过大豆做的肉替代品,味道寡淡得要命。面包长霉是常态,艇员直接把霉斑刮掉继续啃。罐头有时因为水压变化破裂,或者标签掉了一堆同样的,连续吃几天同一款罐头是常事。水也是问题,淡水严格配给,洗碗都得先用过滤海水过一遍,再用一点点淡水冲,或者干脆擦干高温烤。喝的茶咖啡后期也越来越淡,艇员笑称最后喝的是“柴油汤”。 到1943年以后,盟军反潜彻底占上风,U艇出港时间越来越长,补给基地也被炸,食物质量直线下降。很多艇出海六七周,吃的就剩罐头香肠配发霉面包,维生素不够了就靠酸菜和柠檬汁硬撑。艇员体重掉十来斤很正常,回来基地第一件事就是猛吃新鲜东西补回来。可惜很多人根本回不来。整个战争德国潜艇部队击沉了3000多艘盟军船,总吨位1400多万吨,看起来风光,但自己付出的代价太大,三万多人葬身海底。邓尼茨后来当上海军总司令,还坚持给潜艇兵最高补给优先权,可大势已去,1944-1945年出港的艇基本就是去送死,吃再好也挽回不了局面。 比起陆军冻死饿死在东线,或者空军跳伞后被打成筛子,U艇兵至少出港时还能吃顿热的,可最后结果都差不多,海底几百米深,谁也分不清谁吃过猪肘谁啃过霉面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