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果不其然。 据公开报道,美国方面突然宣布了对台海方向可能出现水雷封控的担忧。

果不其然。 据公开报道,美国方面突然宣布了对台海方向可能出现水雷封控的担忧。 1945年的旧账先摆在这儿:美军出动B-29在日本近海大规模空投水雷,直接把几条主要航道卡住,港口进出受阻,本土岸线运输也被拖慢,效果立竿见影。 那次行动投下上万枚水雷,重点盯着内湾、港口口门和航道弯道,事故与搁浅接连不断,日本沿岸航运量在短期内断崖式下滑。对岛国来说,这一刀切在命门上。 和乌克兰的处境对着看就更明显。乌克兰有陆上通道,海上不畅还能走铁路和公路,日本没有这条退路,补给线基本都在海上。 把时间拉回今天,日本石油几乎全部靠进口,液化天然气、铁矿石和粮食也高度依赖海运,几个枢纽港口一旦停摆,工业链条和民生供给都会被连锁影响。脆弱点没变,只是密度更高。 我方的公开演训里,海上封控与布雷清雷长期是固定科目,海空潜多平台联合操课越来越常见。公开画面还能看到轰-6执行海上投放训练,这说明手段并不单一。 把镜头切到对面,美军也没放松扫雷。老牌MH-53E直升机继续扛活,同时把LCS的扫雷模块、无人拖曳和遥控潜器加快上舰,说明各家都把水雷当成现实课题,而不是历史教具。 历史经验在这里是通的:二战“饥饿行动”证明,水雷能在短时间里压缩航运能力,现代航运更集中在经济圈口门,关键口子被堵,运力就会急降,这也是美方频频提“担忧”的底层逻辑。 但水雷不是万能钥匙。布设需要情报、海况和时机配合,提前暴露就会被系统化扫除;同时涉及商船安全与航道管制,使用边界必须严格把握,这些都决定了它是“有门槛的工具”。 围绕台海的讨论里,多份美方公开报告提到解放军具备一定水雷存量和封航能力,也强调己方扫雷、护航与空海打击组合可以开路。双方都在补课,谁也不敢轻视细节。 落回到我们自己,封控要练,清除更要硬。新型猎扫雷舰、无人艇与遥控潜器频繁出现在演训画面,航道测绘、标识与快速恢复同样是分数线,这直接关系到可控与可收。 如果把日本的要点再压一句,就是“海上通道决定承受力”。这不是情绪判断,而是历史与现实反复证明过的事实。 所以,美方对水雷话题的敏感并不意外。看懂这点,才能看清各方在台海方向的着力点:把门看住,把路疏通,才是避免风险升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