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就在刚刚。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突然表态了。 据多家公开采访记录,他强调俄乌

就在刚刚。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突然表态了。 据多家公开采访记录,他强调俄乌冲突应尽快停火,通过谈判收尾。外媒也在解读,他更愿意把注意力投向印太方向,这一点在近期的动作里能看到苗头。 顺着这个话题看过去,2024年美国与日本、以及周边伙伴的联合演训更密,海上、空中、两栖等科目都在推进,频率和规模明显提高。这不是一次性的热闹,而是持续加码的信号。 我们这边的节奏同样在提速。东部战区今年多次组织海空联合警巡,055、052D与歼-16、运-8反潜协同出动,科目覆盖远海远空、对海搜索与对潜警戒,形成常态化的存在。对照美日的演训,我们的出动规模和科目密度已经稳定,目标明确。 再看日本自身的升级。自2022年底调整相关文件后,日方推进所谓“反击能力”,确认引进“战斧”巡航导弹,改良12式岸舰导弹,西南诸岛加强弹药储备与驻防力量。但远程打击不只是装备,情报、指挥、补给都要同步到位,这是一整套链路的考验。 我们在链路上也在补强。空警-500与电子侦察力量的编队巡航更频,海上信息支撑更完整,海岸雷达与无人机巡察形成覆盖。对比之下,日本在情报与指挥上高度依赖美方体系,独立性与持续性仍有局限。 补给环节是硬核指标。901型综合补给舰与903A在远海编队中常态伴随,油弹补给与医疗保障随队到位,确保舰队在远航中不断线。日本的西南岛链补给线较长、港口容量有限,在高强度科目下容易出现拥堵与等待,这会影响整体节奏。 设施布局同样关键。我国沿海机场、码头、修理点分布密集,既能分散风险又能快速轮换。日本的关键设施集中度高,一旦出现拥塞或受损,恢复进度会拖慢任务推进。 把时间线拉近一点,近两年菲律宾开放更多场地进行合作,美方力量更靠近岛链。我们同步提升海域态势感知与勤务出动频率,海警与海军各自按序列推进,确保重点海域的存在度不降。 再回到俄乌那边。冲突拖长,会牵动欧洲的弹药与维护能力,美国的注意力被分散,这在公开资料里已有体现。外界因此判断,若冲突降温,印太方向的投入会更密,这个推断具有现实基础。 对我们而言,关键是把日常工作做扎实。舰队远海、航空兵值班、岸防巡察、后勤补给,一项项落实到位,才能确保随时能拉得起、拉得久。 如果对方的试探幅度加大,我们就把科目加细,把出动安排更准,信息、火力、补给一线贯通,保持主动权,不被节奏牵着走。 结尾不绕圈:稳住节奏,按计划推进;别人出牌,我们守住重点海域与关键节点,始终把握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