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导演王晶在节目中谈到周星驰时,说他是香港演技最好的男演员,没有之一。 这是一个

导演王晶在节目中谈到周星驰时,说他是香港演技最好的男演员,没有之一。 这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评价,且不说梁朝伟梁家辉这样的影帝专业户,周润发刘德华刘青云等等,演技难道都比周星驰差吗? 王晶作为专业人士,自然有他的道理,不论这个评价是否夸张,从此也可窥见,周星驰在香港影坛的地位。 当年的香港影坛,“双周一成”三足鼎立,其中,成龙和周星驰都算是开宗立派的大师,一个将功夫喜剧推向世界,最终捧回奥斯卡小金人; 一个将港式“无厘头”的市井文化搬上电影荧幕,成为香港影坛,乃至整个中国影坛的“卓别林”。 2000年以后,香港电影逐渐衰微,香港电影人都需要另寻市场,周润发和成龙都先选择了好莱坞,后选择了中国大陆。 而周星驰在三个人当中,是最晚从香港影坛离开的,今天的我们可能很难想象,最早一部在大陆上映的香港电影,是2004年的《功夫》。 而周星驰的喜剧,看似简单,却深深根植于香港的市井文化。离开了香港,选择于内地电影人深度合作,周星驰失去了文化的根基。 这不仅仅是周星驰的困境,也是大多数香港导演的困境,来到内地,香港电影导演更多地是依靠技术,而不再是修炼多年的文化内核。 周星驰做导演并不是科班出身,并没有优势,他的导演方式,更像是一个表演老师,让所有的演员模仿自己的表演方式。 这种强管控的方式,自然能够让所有的影片都打上强烈的周星驰的烙印,但是,也会因为缺少变化而让人迅速熟悉和厌倦。 周星驰的神话似乎在2019年的《新喜剧之王》开始出现裂痕。这部仓促完成的电影,豆瓣评分仅有5.7,连铁杆粉丝都难以恭维。 回顾周星驰的电影生涯,他的名字本身就是票房的最大保证,从《少林足球》到《美人鱼》,这些作品即使有短板,但靠着“周星驰”三个字,票房依旧能够大卖。 然而,《新喜剧之王》的失利却让投资人看清了一个事实:周星驰的电影,已经无法再吸引新一代观众。 紧接着,《美人鱼2》迟迟未能上映,《女足》项目进展缓慢,星爷的社交平台上却频频出现品酒、招人、炮制短剧等与电影无关的内容... 这让粉丝们不禁怀疑:我们熟悉的那个周星驰,是不是已经迷失了方向?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重要因素:时代在变,观众在变。 如今的内地电影市场,已经进入了“大IP、大制作”的时代,那些充满个人风格的小众电影,已经很难再占据主流市场。 周星驰的电影虽然有其独特的魅力,但明显无法与新一代导演的作品抗衡。 周星驰的困境,既有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有自身选择的问题,然而,无论如何,他的影响力依然无法被抹去。 或许,他需要的是一个全新的思路,一个真正打动新一代观众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