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以果断转移筑牢“生命堤坝”——沾益区白水镇在“8·21”洪涝灾害中成功避险纪实

曲靖融媒讯(记者张袁子奇实习生杨怡)暴雨如注,河水倒灌,危急关头,什么是最有效的措施?2025年汛期,沾益区白水镇用一场成功的“8·21”群众转移避险实战,给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果断转移,就是守护生命最坚实的堤坝。在这场3小时降雨量达166.1毫米的强降雨袭击中,沾益区启动区、镇、村三级联动应急响应机制,争分夺秒,成功将20户85名危险区域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实现了人员零伤亡,生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刻内涵。

闻“汛”而动,决策果断下好“先手棋”

时间回溯到8月21日凌晨02时25分,暴雨橙色预警划破夜空;03时00分,精准的强降水落区预报直达白水镇。预警即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面对急剧上涨的水位和倒灌的河水,沾益区及白水镇党委、政府没有一丝犹豫,迅速将“1262”预警机制的预报成果转化为果断的转移决策。“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白水镇防汛指挥体系高效运转,立即将马场村、下坡村等确定为转移重点区域。指令通过微信群、电话和急促的敲门声,迅速传达到每一户需要撤离的群众家中。这份“果断”,为后续的大转移抢下了最宝贵的黄金时间。

精准施策,行动坚决打赢“主动仗”

果断的决策,需要坚决的行动来落实。凌晨3时30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带队的工作组已冒雨赶赴马场村、下坡村一线,与村组干部协同作战。

转移,最难在“最后一米”。面对马场河边7名尚未意识到危险的种植户和4名故土难离、不愿转移的老人,区挂包领导和镇、村干部不是采取强硬强制手段,而是共同上门做通群众工作,耐心分析水情险情,用真诚和负责的态度反复劝离。最终,所有人员被成功说服并安全撤离。这份“坚决”,确保了“应转早转、应转尽转”,不落一人。

多方联动,凝聚合力筑牢“安全网”

果断的转移,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行动。灾害面前,白水镇广泛发动群众,激发了防汛救灾的内生动力。

马场村的村干部在区、镇带领下,迅速发动村民提供挖掘机、货车等机械车辆,无偿协助转移人员和物资。许多乡贤和爱心企业主动出人出资出力,免费为转移群众提供食宿。这份在危急关头迸发出的“合力”,让果断的转移充满了温度与力量,共同筑牢了守护群众生命的安全网。

记者手记

沾益区白水镇的成功实践,为全省防汛救灾工作提供了一个鲜明启示:预警信息的终点,并非决策的起点,而是立即行动的号令。“果断转移避险”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它考验的是基层党委政府“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的政治担当,检验的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否真正融入了决策、化为了行动。这份“果断”,正是将“1262”精密预警转化为守护生命实际行动的核心要义,是必须牢牢坚守的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