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衡水故城:一路览风华大运河畔奏起发展交响曲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刘朋朋王棋

“以前这里是一条光秃秃的水泥路,车来车往,没有什么风景可欣赏。”近日,家住衡水市故城县香湖小区的退休教师李女士高兴地说,“现在路宽了,景美了。我每天都和老伴儿来这儿走两趟,看看花,听听鸟叫,心情特别舒畅。”

李老师口中的路就是衡水市故城县运河复兴大道,全长74.43公里,贯穿县域东部南北全境,途经7镇64村,连接382条村庄道路。这条曾经功能单一的防汛通道,如今已“变身”为百姓家门口的生态景观文化通道和旅游打卡地。交通和产业融合发展,激荡出乡村振兴的新活力。

衡水市故城县运河复兴大道。受访单位供图

生态画卷:绿脉延伸宜居家园

11月14日上午,天气晴好,记者漫步在运河复兴大道上,一旁是波光粼粼的运河,全新铺设的沥青路面宛如一条缎带沿河蜿蜒。不少居民或悠闲漫步,或健步如飞,还有骑行爱好者成群结队,穿梭于绿树碧水之间。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运河复兴大道改造提升过程中随处可见。衡水市故城县交通运输局在最大限度保留并优化沿河植被的同时,新增了月季、鸢尾等花卉和观赏草,形成了四季有景、层次丰富的生态景观带。

不只是修一条路,更是打造一个线性的运河公园。复兴大道沿途设置了景观台、文化墙,生动展现运河历史故事,让居民在休闲之余,感受到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打造的这条运河复兴大道不仅仅是连接城乡的一条交通要道,更是一条承载历史、彰显文化的旅游长廊、经济长廊和生态长廊。”衡水市故城县交通运输局地方道路管理站副站长杨冰介绍。复兴大道实现了与城市绿道系统的无缝衔接,居民可以从多个入口便捷进入,还连接起运河博物馆、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等公共空间,有效完善了城市“慢行系统”。

文旅融合:打造城市新名片

在衡水市故城县旅游集散中心,一支研学旅游团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他们正沉浸学习大运河文化、观赏非遗作品、体验手工艺品制作……一系列富有教育深度和文化底蕴的活动让研学之旅变得格外有趣。

“从2024年10月举办的河北省研学旅游大会之后,我们已经接待了180余个研学旅游团队,约20余万人次。”衡水市故城县文旅集团副总经理王敏说。

在故城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上演了一场运河架鼓表演。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刘朋朋摄

凭借丰富的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故城县深入挖掘并大力弘扬具有地方特色的运河文化与董子文化。精心规划了“运河古邑、文墨书乡、工农智兴、红色征程”四大研学主题线路,开发了涵盖不同年龄段的17门重点研学课程,故城县已成为周边城市人群研学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我们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将复兴大道打造成串联运河第一湾、山西会馆、卫阳楼等景点的文化长廊,实现‘一路览尽故城风华’。”王敏介绍,通过道路升级,他们不仅复建了历史建筑,还打造了省级夜间文化消费集聚区,引入了古玩城、特色茶楼等业态,真正实现了以路带景、以景兴商。

据了解,运河复兴大道整合了故城县旅游集散中心、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大运河博物馆等历史古迹,以及运河沿线湿地风光、田园景观,开发采摘、民俗体验等农旅项目,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当地的烟火气与人文底蕴。同时,运河徒步走、骑行赛、风筝节等一系列活动的举办,进一步提升了道路知名度与吸引力,推动故城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升级。

路产相融: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道路通了,物流更方便了,产业活起来了。复兴大道的建成,彻底打通了农产品出村进城、生产生活用品下乡的“最后一公里”。

11月14日,见到记者的时候,货车司机梁丙胜刚从故城县周边的村子里送货回来。

“原来,有的村子里没有通公路,道路坑坑洼洼,不敢开太快,而且道路比较窄,会车很麻烦。”梁丙胜不禁感慨,“现在道路非常平整,也越来越宽,开起来特顺,原来每天送货得送到傍晚,现在一上午基本就送完了。”

高效的交通网络助力农商通打造“电商+产地仓+快递物流”的统仓共配模式。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刘朋朋摄

梁丙胜所在的公司是衡水市故城农商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要为农民提供日用必需品、农资采购、快递收发及农产品上行等一体化服务。

“我们已经开拓380个农村服务站点,49个县城社区服务点,实现故城县网络全覆盖。”衡水市故城农商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爱民介绍,农村路网越织越密让他们公司受益匪浅。不光节约了时间成本,还省下了物流成本和用工成本,总成本降低了20%左右,大大提升了效益。

据了解,近年来,故城县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以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为主干、农村公路全面覆盖的交通格局。截至目前,全县国省干线公路5条、农村公路657条,总里程达1373公里。特别是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显著,全县13个乡镇全部通二、三级公路,538个建制村实现三、四级公路全覆盖,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1255.7公里,形成了“环环相连、路路对接、村村互通”的高品质路网体系。

“我们今年建设农村公路26条、61.37公里,其中产业振兴路9条。”杨冰表示,目前,朱往驿至机场连接线改建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建成后,将以岭康养园、茂丰产业园、董子文化园等3A级景区及里老机场有机串联,拉动沿线5个乡镇60余个行政村10余万百姓产业致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