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有一天雍正瞧见朱轼正严厉地批评弘历,心里有些不忍,便私下对朱轼说:“朱师傅啊,不

有一天雍正瞧见朱轼正严厉地批评弘历,心里有些不忍,便私下对朱轼说:“朱师傅啊,不管教不教弘历,他日后都会成为皇帝。”没想到朱轼的回应,让雍正一时语塞。 雍正四年,弘历尚为皇子。一次讲学中,他因对经义理解偏颇,被老师朱轼当众斥责。雍正路过内廷,远远看到弘历站立受教,神色沉重,不由叹了口气。 当晚,雍正私下唤朱轼入宫,低声道:“朱师傅,弘历终究会是皇帝。如今对他过于苛责,是否太不近人情?”朱轼略一颔首,回道:“正因如此,更不能放纵。他若将来为君,所负担者天下苍生,非一人之宠可托。”雍正默然,片刻后轻轻挥手让他退下,再无言语。 朱轼之严,不止一次显现。那年秋闱,内务府大员送来礼单,请求为某贵戚之子开后门。朱轼不动声色,翌日将全部礼物列单封存,上奏雍正,请求更换试题、重审评卷。当朝考官直面权贵利益线,这在京中传为异事。雍正见奏后并未震怒,反而说:“朕所托之人,果然无愧。” 朱轼的公正与坚定,让他后来得以主持政务。年羹尧案发时,百官纷纷附议株连年父年遐龄。唯朱轼反对,称其“家书中多有规训之语,不宜并罪”,雍正斟酌后,准其所奏,赦免年遐龄,破例未株连。此举令朝中一众官员重新衡量此人立场之稳,胆识之定。 更早时,浙江水利失修,海塘多塌。朱轼就任巡抚后采纳民间“木柜法”,以木为骨、石为实,修筑海堤,多年未塌,沿海百姓口口相传:“朱公堤,潮不破。”同时,他颁行俭政,令宴席不得超五味,此例俗称“朱公席”,十余年间仍在效仿。 他任上不修宅第,家中饭食粗简。雍正派人探视朱母寿诞,回报说朱宅瓦破墙老,老太太仍自纺纱。雍正知后,不再强赐金银寿礼,只亲书一匾:“德贵家风”。 而朱轼本人,出身并无权势。康熙年间任潜江知县,查赋税、平冤狱、兴水渠,政声良好。上调陕西任学政,拒礼部索贿之举,几度与权臣相左,却终凭政绩获赏。其仕途中未有显赫靠山,全靠一纸笔墨与清白行迹。 入雍正朝后,他为政十年无私事,母卒仍不肯移京居官府,守丧如常人。历任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辅导太子、统摄朝纲,却未置一亩田,未增一阶宅。 乾隆即位之初,朱轼积劳病重。朝廷特准其返乡调养,途中病逝。乾隆亲自御书挽联,追赠太傅,赐匾“帝师元老”,并允归葬原籍。百官送行,文武皆下拜,以礼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