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11月20日紧盯中国媒体谈琉球历史法律争论,不过是心虚之态的暴露。琉球与中国的宗藩关系延续五百年,文化交融深厚,岂是日本几句“固有领土”就能抹杀? 11月20日,不少人都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日本的媒体跟打了鸡血似的,死死盯着中国媒体讨论琉球历史法律问题的内容,一篇接一篇地发评论、抛所谓“证据”,一口一个“琉球是日本固有领土”,那架势恨不得把嗓子喊哑,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急了。 其实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哪儿是来争论的,分明是自己心虚,被戳到痛处后的应激反应。毕竟五百年的历史摆在哪儿,国际法的白纸黑字印在哪儿,不是他们几句嘴硬就能抹掉的。 要说清楚日本这心虚的根源,得先聊聊琉球和中国那五百年的交情。从明朝开始,琉球就和中国建立了宗藩关系,这可不是日本说的“没影的事”,而是实打实的历史。 当年琉球国王登基,必须得有中国朝廷派去的册封使主持仪式才算名正言顺,这种册封大典办了一次又一次,留下的史料能堆成小山。 更不用说文化上的交融,早把两地绑在了一起。现在琉球老一辈人说的琉球语里,还藏着大量汉语词汇,比如“饽饽”“香片”“兄弟”这些词,发音都跟汉语差不离,这都是几百年文化浸润的痕迹。 就连琉球人的传统服饰,袖口、盘扣的样式都能看到汉服的影子,节日里吃的点心,做法也和福建一带的小吃大同小异。这种刻进骨子里的联系,岂是日本一句“固有领土”就能掰断的? 可日本偏要装糊涂,甚至拿出“历史悠久”的幌子给自己贴金,这就更可笑了。日本真正把琉球攥在手里,不过是1879年搞“废藩置县”之后的事,满打满算才一百多年,跟五百年的宗藩情谊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更关键的是,就算日本想抢,也得看看国际法答应不答应。1943年的《开罗宣言》写得明明白白,要剥夺日本用武力抢来的土地,把主权范围框在本土四岛。 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更直接,重申了《开罗宣言》的条件,明确日本主权就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和国际社会认可的小岛,压根没琉球什么事。这两份文件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相当于给日本的领土画了红线,琉球根本不在红线里。 日本心里门儿清这些法律条文,所以才会伙同美国搞私下交易。当年美国占领琉球后,没经过联合国授权,也没问过琉球人的意见,就和日本签了《归还冲绳协定》,1972年把琉球的施政权交还给日本。 这事儿从头到尾都没法理依据,纯属美日私相授受,说白了就是两个国家把别人的土地当筹码做交易,根本没把琉球人和国际法放在眼里。现在日本倒打一耙说琉球是“固有领土”,怎么不说说这见不得光的交易?这就像偷了别人的东西,还非要喊着“这是我的”,不是心虚是什么? 法律上站不住脚,统治上就只能靠硬压,日本对琉球人的歧视和压迫从来就没断过。从1879年吞并开始,日本就逼着琉球人“大和化”,先从语言下手,1880年就编了日语课本,后来更狠,学生说琉球语就挂“方言札”羞辱,直到找到下一个说方言的人才换掉。 连历史都敢篡改,课本里硬说琉球人的祖先是日本人,把“琉球”这个名字说成是“不贞洁的唐名”,非要改成“冲绳”才满意。更荒唐的是,琉球女性的传统纹身是身份象征,日本却说是“野蛮风俗”,逼着她们戴手套遮掩。这种从文化到思想的彻底改造,说白了就是怕琉球人记着自己的根。 到了现在,这种压迫换了种形式继续存在。琉球的面积只占日本的0.6%,却挤着70.3%的驻日美军基地,嘉手纳基地的飞机噪音日夜不停,士兵犯罪的事儿屡见不鲜,可日本政府压根不管,反正受委屈的是琉球人。 就在昨天,还有东京和冲绳的民众集会抗议边野古基地建设,喊着“琉球不需要美军基地”,可日本政府照样我行我素。这种把琉球当“牺牲品”的做法,早就让琉球人怨声载道,也让日本所谓的“固有领土”说辞彻底露了馅——真要是自己的领土,能这么糟践吗? 所以说,日媒今天盯着中国媒体穷追猛打,根本不是为了什么“领土主权”,就是怕更多人知道这些真相。怕五百年的宗藩情谊戳穿他们的“悠久历史”谎言,怕《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的条文打他们的脸,更怕琉球人被压迫的现状暴露他们的霸道。 可历史不是擦黑板,想抹就能抹掉;法律也不是橡皮泥,想捏就能捏。琉球的过去明明白白,现在的委屈清清楚楚,日本越是跳得高,越能说明心里有鬼。真有底气的话,就别捂着盖子,好好说说那些见不得光的交易,听听琉球人的真实想法。光靠媒体喊口号装强硬,不过是自欺欺人,终究掩盖不了心虚的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