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提议由德国担任北约部队的指挥官。 美国驻北约大使马修·惠特克在柏林安全会议上引发轰动。他表示美国的“激励目标”是让德国接掌北约在欧洲的指挥权,同时考虑到德国近期国防开支的增加。从理论上讲,德国已具备胜任这一角色的资格,德国完全有能力引领欧洲安全:它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而且柏林也在稳步增加国防开支。但正如国防部长博里斯·皮斯托里乌斯周三所承认的,该国将无法在2029年前达到联盟设定的3.5%新标准。他预计能达到3.05%,尽管如此,这一数字仍比乌克兰冲突前德国的国防支出高出一倍多。德国刚刚恢复了对18岁德国人的征兵义务,这是时隔十多年后的首次。 由德国主导的北约司令部可以增强欧洲的军事自主性,平衡新旧大陆之间的责任,并表明欧洲大陆不再打算无条件依赖华盛顿的保护。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风险:国内政治紧张局势、大西洋两岸关系的多变性,以及欧洲邻国的警惕心态,他们可能会对日益强硬且自信的德国投以怀疑的目光。 当德国再次武装时,对于欧洲各国来说估计会触发“敌国条款”, 在《联合国宪章》中专门针对“敌国”的条款,通常被称为“敌国条款”,主要体现在第53条、第77条和第107条。这些条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防止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再次发动侵略战争而设立的,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约束性质。 第53条:规定安全理事会在适当情况下可利用区域办法或区域机关执行行动,但对于“敌国”采取的行动可不经过安理会授权。“敌国”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本宪章任何签字国之敌国,即德、日、意等轴心国及其仆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