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成都,翼王石达开被凌迟处死。他身边的妻子刘王娘在绝望中高喊:“李复遒,替我报仇!”可诡异的是,听到这个名字,周围的清军竟露出了不屑的笑容。 说到石达开,那可是太平天国里一等一的战神,人称“翼王”。当年他出走天京,可不是闹着玩的。 1856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高层内斗,血流成河。洪秀全的猜忌心越来越重,石达开感觉再待下去,自己早晚也得完蛋。 于是,他在1857年带着十万精锐部队,离开了那个是非之地。 他的目标很明确:转战南方,最后在四川建立一块属于自己的根据地,东山再起。 这个计划听起来很宏大,石达开也确实有这个本事。他带着部队一路从江南打到西南,清军根本拦不住。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石达开还留了一手。 1862年,他分兵给部将李复遒,让他从云南绕道贵州,作为一支奇兵,在关键时刻策应自己入川。 可以说,李复遒这支部队,是石达开最后的底牌和希望。 可谁也没想到,命运的转折点来得那么快,也那么突然。 1863年5月,石达开的主力部队终于抵达了四川大渡河边的紫打地。 只要过了这条河,前面就是一片开阔地,离他的四川根据地梦想就又近了一步。 然而,天不遂人愿。那几天接连下暴雨,大渡河水猛涨,波涛汹涌,根本没法渡河。全军上下只能在河边干着急。 就在这个决定生死存亡的节骨眼上,石达开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渡河前夜,他的爱妾刘氏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中年得子,石达开高兴坏了,当即下令全军休整三天,一同庆祝。 这三天,对于一支正在被清军围追堵截的孤军来说,简直是奢侈到了极点。 清军可不会陪他一起庆祝。 四川总督骆秉章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立刻调兵遣将,同时联合了当地的土司头领岭承恩、王应元,从四面八方合围过来。 更要命的是,这些土司对地形了如指掌。 他们悄悄绕到太平军后方,一把火烧光了石达开部队所有的粮草,还彻底切断了他们的补给线。 这下彻底完了。几天之后,石达开的部队就陷入了绝境。没有吃的,士兵们只能啃树皮、挖草根,甚至杀掉战马充饥。 很快,军中瘟疫开始蔓延,每天都有大量的士兵饿死、病死。 曾经的十万精锐,如今只剩下几千残兵败将,被困在河边等死。 看着手下这些跟了自己多年的兄弟一个个倒下,石达开的心都碎了。他知道,再打下去也是全军覆没。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悲壮的决定。 他给清军总督骆秉章写了一封信,信里说,他愿意自己一个人承担所有罪责,只求能保全部下的性命。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舍命以全三军”。 骆秉章收到信后,假惺惺地答应了。他说只要石达开父子和几名高级将领自投罗网,就放过其余的士兵。 石达开信以为真,带着儿子石定忠和部将曾仕和等人,坦然走进了清军大营。 可他前脚刚进清营,后脚,清军的屠刀就挥向了他那些已经放下武器的部下。 据记载,当时有两千到四千名太平军士兵惨遭屠杀,只有极少数人侥幸逃脱,从此隐姓埋名,消失在川滇交界的大山里。 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在成都科甲巷被处以凌迟极刑。 刽子手问他,为什么不战死沙场,非要投降受辱。 石达开怒目圆睁,大声斥责清军背信弃义:“我想用自己的命保全三军,是你们不守信用!” 行刑过程中,他的部将曾仕和疼得撕心裂肺地惨叫。石达开却厉声喝止他:“为什么连这么片刻的痛苦都忍受不了?” 据说,从始至终,石达开身受百余刀,没有发出一声呻吟,神色坦然,连监刑的清朝官员都为之动容。 那么问题来了,清军为什么听到刘王娘喊出“李复遒”这个名字时会冷笑呢? 因为他们知道一个石达开和刘王娘到死都不知道的秘密。 他们寄予厚望的后援李复遒,根本不可能来报仇了。 早在一年多以前,也就是1862年,李复遒率领的部队在广东怀集就已经被清军击溃,他本人也被俘后杀害了。 石达开因为长期在西南山区流动作战,消息完全被封锁,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这张底牌,早在一年前就已经没了。 他和他妻子最后的希望,其实只是一个早已破灭的幻影。清军的冷笑,正是笑他们的无知和天真。 说到这儿,你可能以为石达开的悲剧只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其实不然。72年后,同样是在大渡河畔,毛泽东带着红军也来到了这里。 面对和石达开几乎一模一样的绝境,毛泽东却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 他深夜拜访当地的老秀才,虚心请教,得知了“速离安顺场,取道泸定桥”的关键信息。 他坚决不学石达开在河边耽误时间,而是果断下令,强行军飞夺泸定桥,最终成功突围。 可以说,红军正是吸取了石达开的教训,才避免了悲剧的重演。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