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韩媒:中日韩会议 “突然取消”,韩方接到通知;日本在中国被延期或取消的活动已约

韩媒:中日韩会议 “突然取消”,韩方接到通知;日本在中国被延期或取消的活动已约 20 项 韩媒吵得沸沸扬扬的 “中日韩会议突然取消”,压根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突发状况,说白了就是日本自己踩了红线,撞在了枪口上。 这事儿从头到尾脉络都清楚,先有日本方面的不当言论挑事,后有中方的明确回应,所谓的 “突然”,不过是日方没掂量清楚自己分量的错觉。 11 月 20 号这天,韩联社和共同社几乎同时把消息抛了出来,核心就一件事:原定本月 24 号在澳门开的 2025 年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黄了。 韩国文体部说,是中国文旅部 18 号就发来了临时推迟的通知,他们隔了两天才对外公布。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两天的缓冲期,多半是韩国在琢磨怎么说才不得罪两边 —— 毕竟会议是三方的事,可挑事的只有一方。 别以为就这一个会议出问题,日本最近在咱们这儿栽的跟头可不止这一桩。算下来被延期或者干脆取消的活动都快 20 项了,从文化展演到商业交流,从学术研讨到旅游推广,涉及的领域五花八门。 这些活动不是凭空被砍的,每一个取消通知的背后,都连着日本首相那番越界的涉台言论。 官方都明说了,这种错误言论不仅伤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更是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直接把中日韩三方合作的基础和氛围都破坏了,连开会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了,还谈什么推进合作。 中日韩凑一块儿搞文化部长会议,本来是件互利共赢的好事。早几年三方往来热络的时候,日本的动漫展会能在国内引起排长队的热潮,咱们的非遗项目去日韩展出也能圈一堆粉,韩国的综艺制作经验还能和咱们的影视公司合作取经。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三方的商家跟着赚得盆满钵满,老百姓也能多些文化选择,这种良性循环谁不乐意看见?可合作的前提是相互尊重,尤其是涉及到核心利益的红线,谁都不能碰。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更是中日建交以来就定下的规矩,日本偏要在这上面说三道四,那不就是自己把合作的台子给拆了吗? 韩国夹在中间的尴尬劲儿其实挺明显的。他们既不想失去和中国合作的机会,又不想和日本把关系搞僵,所以对外通报的时候只敢用 “临时延期” 这个说法,半句不敢提中方的不是,更没说要追究责任。 毕竟韩国心里门儿清,这事儿错不在中国,要是真把中方惹急了,受损的不光是这一个会议,后续的贸易、科技合作都可能受影响,这笔账他们算得过来。 日本这边就有点揣着明白装糊涂了。最近总想着在中美之间玩平衡,一边跟着美国在亚太搞小动作,嘴上喊着 “印太战略”,一边又舍不得中国市场的红利,惦记着继续赚咱们的钱。 就像这次,前脚在国会答辩里发表涉台言论讨好美国,后脚就等着和中方坐下来开文化会议推进合作,这种 “又当又立” 的算盘打得也太响了。 中国从来不吃这一套,你都把刀架到家门口了,还想让咱们笑脸相迎地陪你喝茶?没这个道理。 那些被取消的 20 项活动,对日本来说损失可不小。比如有几家日本旅游公司本来计划年底推 “冬日赏雪专线”,相关的推广活动都准备好了,结果直接被取消,前期投入的宣传费全打了水漂。 还有几个日本车企本来要和中方合作搞技术交流会,想推广他们的新能源车型,现在会议搁置,订单都跟着受影响。 更别说文化领域,不少日本文化机构本来指望靠中国市场提振业绩,现在活动黄了,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 咱们这么做,不是要和日本彻底撕破脸,而是要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合作的大门一直开着,但得走正门,不能跳窗户。 中日韩三方合作的潜力很大,不管是文化、经济还是科技,都有很多可以互补的地方,但前提是日方必须拿出诚意,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别再做这种挑衅底线的事。 这次会议延期和活动取消,就是最直接的提醒 —— 想合作就得守规矩,想交流就得有诚意,拿着别人的底线当儿戏,最终只能是自己吃亏。 现在日本要是真有悔意,就该赶紧纠正错误言论,用实际行动表明尊重中方核心利益的态度。不然的话,不光是文化领域,接下来贸易、科技这些更实在的合作恐怕也会受影响。 毕竟合作是双向的,光靠一方热脸贴冷屁股没用,得双方都拿出真心实意才行。 这事儿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和中国打交道,核心利益碰不得,底线不能踩,这是最基本的道理。别总想着耍小聪明投机取巧,中国现在稳得很,不是谁随便挑衅一下都能忍气吞声的。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要是非要往枪口上撞,那只能是自讨苦吃。 中日韩三方合作的台子还在,就看日方接下来会不会做正确的选择了,要是继续执迷不悟,那后续的损失只会更大。 参考资料:鲁中晨报《中日韩会议“突然取消”,韩媒:韩方接到通知》 和讯网《日本活动:约20项延期或取消,中方回避部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