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日本专家:投降不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而是因为苏联发的1个公告。所有人都以为,当年

日本专家:投降不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而是因为苏联发的1个公告。所有人都以为,当年二战压垮日本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美国,因为它投向日方的两颗原子弹。实际上并不是,压倒日本的其实苏联,为何这么说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很多人一直以为,日本在二战中选择投降,是因为美国扔下的那两颗原子弹,广岛与长崎的蘑菇云像是给战争盖上了最后一枚钢印。这样的说法流传甚广,也最直观,因为核爆造成的冲击画面太过震撼,很容易让人把它当成压垮日本的那根“稻草”。 但如果把镜头拉远一点,会发现真相并没有这么简单。真正把日本从幻想中“打醒”的,是苏联突然发布的一份公告,以及随后的闪击行动,它宣告了日本长期坚持的“和苏谈判”希望彻底破灭。   在太平洋战场被美国一路打回家门口后,日本高层其实并没有完全接受“不能打了”这个现实。他们内部始终存在一种侥幸:只要能够通过苏联斡旋达成停战协议,就还有机会保住皇室体制、保住本土不被彻底占领。 这种心理在日本高层中根深蒂固,以至于日本外务省、军部和情报部门不断把“托苏停战”当成唯一能翻盘的战略支撑点。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苏联一直在等,等一个能逼迫日本彻底崩溃的时机。当时的苏联已经从欧洲战场胜利归来,实力膨胀,对远东的利益要求更是毫不遮掩。日本以为苏联会保持中立,甚至当“和事佬”,但苏联心里盘算的,是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的战略收益,而不是帮助日本保住最后的颜面。   1945年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本宣战,并发布公告,宣布废除苏日中立条约,同时红军在几个小时后便发动了对关东军的大规模进攻。就是这份简短却锋利的公告,让日本高层彻底崩溃。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最后的退路被人一刀砍断,日本寄托全部希望的“苏联调停”幻想瞬间破灭。   从这一刻开始,日本不是面临“一边打、一边等停战”,而是面临“无路可退,只能被分割、被瓜分、被肢解”的局面。   更糟糕的是,苏联红军的攻势并不是象征性的,而是极具压迫感的毁灭级闪击。关东军号称百万大军,但已经名存实亡,大量精锐被抽往南太平洋。苏联装甲纵队在满洲像刀切豆腐一样推进,日本高层震惊地发现,原本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关东军在现实中根本阻止不了任何进攻。 苏联还同时向朝鲜北部、库页岛、千岛群岛发起行动,直逼北海道,这对日本来说更是一种“亡国级威胁”。   相比之下,美国的原子弹固然造成巨大的震怖,但从军事与政治角度,日本并非没有承受极端伤亡的心理准备。日本本土已经遭受过长期的战略轰炸,大面积城市被烧成废墟,死亡人数以十万计。 军部内部甚至存在“即便本土战死几百万也要搏一线转机”的强硬派。对他们而言,原子弹是毁灭性的,但仍能被归类为“新的炸弹”,其杀伤力虽然惊人,却没有让强硬派彻底放弃抵抗的信念。   真正让日本意识到“撑不下去了”的,是苏联的出手打破了日本内部最后的心理支柱。没有调停,没有谈判,没有回旋余地。 而苏联红军的扩张性进攻意味着,日本本土一旦被苏联压上来,日本会面临被分成东西两部分的危险,皇室命运也不可能得到保证。甚至可以说,日本投降更像是为了避免落入苏联手里,而不是为了美国的炸弹。   再从美国的角度,美国虽然对日本造成巨大的军事压力,但他们并不急着“灭国”,反而希望通过体面的投降安排来稳住战后秩序。而苏联的行动,则完全是“趁火打劫”式的红色扩张,日本如果继续抵抗,苏联会顺势吞下北方大片领土,日本将无法保持一个完整国家的形态。 日本天皇、军部和外务省在接连收到红军的进攻报告后,才真正意识到,这已经不是要不要投降的问题,而是投给谁的问题,投给美国至少国家形式还在,投给苏联可能连国体都没了。   历史学界如今普遍认为,日本真正的崩溃是因为苏联参战。美国原子弹确实加速了过程,但不是决定性因素。苏联的公告与进攻改变了整个战争的战略格局,也砸碎了日本最后的幻想。从心理到军事层面,这种打击远比原子弹更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