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78年,湖南考古队探索一座宋代古墓,期待找到价值连城的珍宝。忽然有个棺木内传

1978年,湖南考古队探索一座宋代古墓,期待找到价值连城的珍宝。忽然有个棺木内传出声音:“你们干什么的?”所有人瞬间脸色大变。 声音出现后,整个墓室陷入寂静。刷子落地的声音都清晰可闻,领队举起手电朝棺木缝隙里照了几秒,没见动静,又靠近几步,问:“谁在里面?” 那声音再次响起,自称叫刘强,说自己是山下村民,昨晚看见山上亮着灯,以为盗墓的来了,想过来看看。结果刚进墓道时踩滑,直接跌进棺材旁边的空隙,棺盖意外扣下,他一夜没出声,直到今早听见动静才喊人。 众人将棺盖撬起,刘强钻出来后浑身是土,衣服刮破了几道口子。他承认是自己鬼迷心窍,进了封闭区域,还差点闹出人命。队伍没让他久留,登记信息后让他尽快离开,并在周围设置隔离线,防止再有人靠近墓区。 这场意外虽然虚惊一场,却也敲响警钟。为了确保后续发掘安全,队伍重新布置了操作路线,把现场分成几个区域,工具按编号管理,工作流程也做了调整。刘强意外钻进棺木事件被记录在工作日志中,当作管理疏漏的典型教训。 整理墓室时,在一角发现一只圆形铜镜,雕有几位女子踢球的图案,镜面保存完好,边缘铭文尚清晰。旁边还有个木盒,里面是一卷早已泛黄的丝绢,上面写着一份蹴鞠比赛规则,包括场地划分、参赛人数、得分标准等内容,其中明确提及女子参与,这让队伍感到意外。 这面铜镜和丝绢材料的出现,让原本普通的宋墓发掘变得意义非凡。文献中提到女子蹴鞠的记载并不多,但这次出土文物证实,当时女子参与体育活动已相当普遍,且有一定制度安排。图案中的动作逼真,说明画工是观察过实战情景才下笔的,配合丝绢上的文字,为研究南宋时期女子体育提供了实物支撑。 这座墓葬并不奢华,结构为单一砖室,棺木居中,四角摆放随葬物品,多为日用品和文书,未发现金银器物,显示墓主生活虽不富贵,却讲究生活趣味。墓内没有明显盗扰痕迹,文物保存状态良好,说明此前并未遭到非法进入。 整理工作持续了一周,期间所有文物按编号归档、拍照并打包送往湖南省博物馆。铜镜和丝绢后被定为一级文物,列入专题研究项目,多次在公开展览中展出,吸引了大量关注。 这次发掘的墓主人名叫萧顺,身份为南宋时期的地方文官,曾任湘西一带的知县,喜好文艺和蹴鞠活动。据史料记载,他曾组织地方女子蹴鞠比赛,还出资绘制比赛规则,推动这一活动在乡间传播。镜中图案及丝绢上的文字,正是其当年所设规章的实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