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一对在萧山开饭店的河南兄弟,烧出来的萧山菜,萧山人也心服口服。

余松两只手臂伸出来全是疤痕,长期烧菜,油星四溅烫的。

余松的亲弟弟叫余松林,哥俩河南老家,在萧山银泰对面开了家小饭馆叫“萧山味道”,烧出来的菜,萧山本地人也夸好。

这点从每天的生意就看得出来。

郭德纲说的,这年头,非亲非故的,人家愿意掏钱来支持你才是真支持,真认可。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些年来,一直是哥哥烧菜,弟弟采办,把小饭店打理得客似云来。

但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几年历练,弟弟余松林也对开饭店有了经验,至少,食材采办他已经是个老手。

一个机缘,在哥哥的支持下,弟弟另起炉灶,当家作主,开了家自己的饭店,松林味道。

“我自己想了一句话叫做,全国好食材,做好萧山味。”余松林有些腼腆,除了谈及食材,平时话也不多。

“这家店是我哥嫂和师叔支持开的。”

余松林的师叔就是萧山人都熟悉的“都来饭店”老板詹姆斯,简单讲,这是“萧山味道”和“都来饭店”一起合伙的店。

“我们原来的初衷是想说‘我很重视你,我才请你到松林吃个饭’,所以食材一定要好。”詹姆斯说,“他叫我师叔的,我跟他说你就发挥你的极致,把各地的好食材给我搞来,比方我们这个甲鱼,大别山来的,淮河流域。”

松林说,选甲鱼,看胶质和肉头。

“甲鱼肚子里面油要少。跟人一样,大腹便便总归没有八块腹肌好。”

甲鱼品质好,做法至简,用火腿片清蒸一下,甲鱼缩起来,就好了。

整个厨房是全透明的,客人进来就可一目了然,明档也是,水陆铺陈,条理清爽,明档和厨房就隔块玻璃半墙,最短的动线,上桌的菜都是热腾腾的,锅气足。

黄山鱼,来自杭州湾出海口,跟钱塘江米鱼是同一个咸淡水水域。

“我们都是活鱼,这种鱼活养需要往水里加8-12度的盐度。”松林说。

温州人常说的黄山鱼,其实是黄姑鱼。名中的“山”字,或是温州话中“三”或“衫”的误读。民间有些地方的说法,黄鱼有七兄弟,黄山鱼是黄鱼的“表弟”,排行老三,称为黄三鱼。另一说法是,黄山鱼和黄鱼相似,鱼身都呈黄色,又叫黄衫鱼。

当然,近海渔民很容易可分辨出来,黄山鱼背部是灰橙色,两侧浅黄,鱼鳍金黄,牙齿锋利,与米鱼、黄鱼相似。

黄山鱼也具有广盐性,可适应沿海、江河及湖泊多种水域环境,还会通过鱼鳔发出“咕咕”声。这也是被叫成黄姑鱼的一个原因。

黄山鱼比黄鱼价廉,肉质滑嫩鲜美,鱼肚肉尤为肥滑。

江鳗常见于杭萧绍地区的餐桌,通常是斩切断背,蟠成一团,清蒸一下,鱼肚翻上来,鱼背下曲,似初雪覆青苔。

松林拿的江鳗来自上虞绍兴交接处,曹娥江的江鳗,那一带水域资源丰富,曹娥江流域都是活水,水质好,水产自然好。吃起来是有筋骨,有肌肉感的鳗,说明水流有速度,有运动之美。

吃鳗分两派,一派喜欢酥一点,软糯一点,一派则喜欢弹一点,筋骨一点。各有拥趸,各有其美。

萧山很多饭店都有蒸小野鸭,传统就是拿火腿一蒸。

他家是生爆野鸭,选用诸暨二代野鸭,小一点,紧一点,“一千只里面挑个几十只”,一斤出头,一斤二三两的个头。

鸭子先用高压锅打一下,再起油锅生炒,稍微加一点姜片爆炒提香,炒至沉色若酱,食之皮脆肉嫩,迸焦酥香,咸鲜隽美。

茭白带壳清蒸,上桌后才剥开直接吃,甜嫩可亲。也可以蘸点酱油吃。

“现在是晚茭了,山水流到田里的冷水茭白,绍兴下李桥镇的茭白,下李桥麻园村,只有那个地方有这个‘长腿美女茭白’。”松林说。

茭白的赏味期限还是比较长的,一般是五一以后,一直可以吃到十一月底,早茭、中茭、晚茭,松林拿的属于晚茭中的上品,也快没了,还可以吃个十来天。

酱丁也有很多派系,杭州人最认的是八宝酱丁,具体哪八宝,各家还有分野。

“这道菜是我们小时侯萧山人过年才吃的一道菜。”詹姆斯指指桌上的酱丁。

松林的酱丁容纳了笋丁、花生、肉丁、豆腐干、猪皮、黄豆、鸭肠、油豆腐诸物料,加油炒制,再小火慢炖,把猪皮的胶质全部炖出来,吃起来不似杭州八宝酱丁那般浓油赤酱,倒是平添一抹柔和,连花生米都显得柔软。

萧山的酱丁也分上萧山、下萧山,这个酱丁更接近临浦上萧山一带的做法。

一个细节,以食指中指贴盘一探,他家盘子上桌都是热的。

松林味道

地址:萧山长龙路友成科技大厦C幢2楼

吃什么推荐:清蒸出海口黄山鱼、清蒸大别山甲鱼、生爆诸暨小野鸭、清蒸曹娥江江鳗、清蒸下李桥冷水茭白、酱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