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6.66亿个“数字组织点”让宋代缂丝《莲塘乳鸭图》“纤维重生”

千年宋画与人工智能,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昨日举行的第六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G60科创走廊(松江)专场活动中,上海鼎天提花博物馆馆长、上海鼎天时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柴方军现场发布了一项成果——《莲塘乳鸭图》人工智能艺术再造项目,以6.66亿个“数字组织点”完成对宋代缂丝的“纤维重生”。

收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莲塘乳鸭图》,是南宋朱克柔创作的缂丝作品,以其极致写实与细腻笔触闻名。缂丝工艺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其传承千年,面临着“通经断纬”技艺难以量化、依赖匠人个体经验的瓶颈。如何让这件宋代艺术瑰宝“活”在当下,走进现代生活?

上海鼎天提花博物馆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对画作中的水波、绒羽、花卉等细节进行像素级解析,并“翻译”成精准的织造数据,最终人工设计构建出包含6.66亿个组织点的“数字基因库”。在此基础上,采用五米一体织造工艺,以1197个丝线色阶还原墨色层次,实现了“以线作画,以织为笔”的技艺突破。

这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一场深度的数字重生。柴方军在发布现场表示:“我们做的,是让最古老的松江织造提花技艺,装上最前沿的AI引擎,建立了一份永不湮灭的‘数字织造说明书’。”

据悉,该成果将在鼎天提花博物馆持续展出,后续还将衍生出系列文创产品,推动展品从“展柜”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