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河南洛阳,女子乘坐网约车,下车后,发现价值11900的苹果手机不见了。随后,查看

河南洛阳,女子乘坐网约车,下车后,发现价值11900的苹果手机不见了。随后,查看手机定位发现,手机就在之前的网约车里。女子赶紧联系上了网约车司机,对方说:我对天发誓,没看到你的手机,要是看到了肯定会还给你!女子一气之下报了警,结果,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司机啪啪打脸。 2025年11月13号下午,河南洛阳的万女士刚和爱人张先生从网约车上下来,走到小区门禁前准备刷手机时,突然发现2024年花11900元买的手机不见了。 这是万女士“寻物行动”的起点,也是她与司机余师傅行为博弈的开端。 张先生第一时间打开苹果查找功能,看到定位红点牢牢跟在之前乘坐的网约车上,两人当即决定联系司机。 他们通过网约车平台拿到余师傅的电话,拨通后余师傅语气热情,说“你们来家里找,我帮着一起看”,这是余师傅最初的“应对手段”,让万女士夫妇放下部分戒心,还特意买了箱牛奶打算致谢。 可到了余师傅家,博弈的第一个转折点出现:余师傅突然改口,拍着胸脯对天发誓“没见过手机”,彻底推翻之前的配合态度。 万女士夫妇虽有疑虑,但暂时没有实质证据,只能提出查看行车记录仪——这是他们寻物行动的第二步。 面对这个要求,余师傅的应对手段变成“拖延与辩解”,带着两人去车库后,称“设备故障”,却无法解释记录仪内当天行程记录为空,且存在明显删除痕迹。 寻物行动随即进入第三步:报警。 民警介入后,万女士夫妇提供了定位线索,而余师傅的应对手段依旧是“否认”,坚称“没听见手机铃声”。 但民警从平台提取到关键录音——万女士下车后至下一位乘客上车前,车内有铃声响起,这让余师傅的辩解出现裂痕。 面对录音,余师傅又抛出新的应对手段:“当时在放音乐,没听见铃声”,可平台后台数据很快证实,事发时段车内并未播放音乐,这个谎言直接被戳穿。 博弈的关键节点来自万女士夫妇寻物行动的第四步:配合民警调取监控。 13号下午两点半的路边监控显示,余师傅曾停车摆弄一部类似手机的物品。 证据确凿后,余师傅的应对手段变成“逃避”:失联、拒不见面,甚至有人撕毁万女士夫妇在其住处附近张贴的寻物启事(寻物行动第五步)。 就在寻物陷入僵局时,博弈出现意外结局:网约车平台告知万女士夫妇,有人将手机送至站点,两人核实后确认是丢失的手机,虽手机卡被拔、部分数据丢失,但机身完好。 这场博弈的最终结果是:万女士夫妇的寻物行动以找回手机告终,而余师傅的一系列应对手段不仅没掩盖事实,还让她面临平台3000-30000元的非法营运罚款,且民警指出其行为构成不当得利,涉嫌侵占罪。 对比杭州某网约车司机拾得3万元现金后原地等候归还、获平台奖励的案例,余师傅的“对抗式应对”,最终让她付出了远超诚信成本的代价。 对于此次事件,有网友表示,余师傅这操作太糊涂了!定位都锁死在她车上,还敢对天发誓。 以为删了记录仪就没事,没想到录音、监控全是证据,最后又失联又撕启事,把简单事闹复杂,罚款又丢信誉,真是捡芝麻丢西瓜,还不如一开始好好商量要笔感谢费,大家都体面。 还有的网友表示,特别理解万女士的急!一万多的手机刚买一年,丢了谁不慌?好在她没慌,先定位再联系平台,还保留证据报警,这维权思路很清晰。 反观平台,连无资质的车都能接单,记录仪还能随便删,管理漏洞得赶紧补,不然乘客丢东西都没保障。 也有的网友认为,对比杭州那个等两小时还三万现金的司机,余师傅差太远了!服务行业最看重诚信,乘客把东西落车上是信任。 结果她倒好,撒谎还逃避,不仅自己栽了,还让其他认真跑车的司机背锅,希望平台好好管管,别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那么到最后,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