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最近韩国高考圈出了个大新闻直接刷爆热搜,298名考生明明分数达标眼看就能踏进首尔

最近韩国高考圈出了个大新闻直接刷爆热搜,298名考生明明分数达标眼看就能踏进首尔大学、延世大学这些顶尖名校,结果全被校方一口拒绝连挽回的余地都没有,罪魁祸首就是他们年少时留下的校园霸凌记录。 ​韩国大学入学考试放榜当天,首尔江南区19岁的崔智秀盯着手机屏幕上的“不合格”通知,当时就懵了! 反复刷新页面,直到确认通知真实无误,眼泪才掉了下来。她直到放榜前都没把初中时的处分当回事,那时学校只是让她写了道歉信,她以为这事早随着毕业翻篇了,从没料到会挡住顶尖大学的门。 这298名考生里,和崔智秀有类似想法的不在少数,他们大多在中学阶段因霸凌受到处分,却低估了这些记录的“保质期”。 这些记录能产生决定性影响,源于韩国对校园霸凌的分级处罚体系。韩国将校园霸凌按严重程度划分为1至9级,从书面道歉到开除学籍梯度分明,其中6级及以上的处分必须记入学生档案,8级强制转学和9级开除的记录甚至会长期留存。 去年有397名考生因霸凌记录受影响,减分、拒收等处理接踵而至,最终298人落榜,启明大学拒收38人成为最多的院校。高校的标准很明确,4级以上处分就可能减分,8级和9级直接失去录取资格,庆北大学更细化出扣分体系,最高一次扣150分,足以抵消高分优势。 政策的收紧并非突然,背后藏着韩国社会对校园霸凌态度的彻底转变。本世纪初,校园暴力还常被当作“同学纠纷”,校方更倾向调解而非处罚,受害者家长常被劝说原谅施暴者。 这种纵容让霸凌问题愈演愈烈,2024年韩国校园暴力案件已增至5.85万起,较2020年翻了一倍多。真正的转折点是2023年,一名有转学处分的霸凌者顺利考入首尔大学,引发全民反弹,民众强烈要求将霸凌记录纳入升学考核,这才推动了政策落地。 现在,韩国对霸凌的惩戒力度还在升级。教育部已明确,2026学年起所有大学必须审查霸凌记录,师范类院校更是“零容忍”,京仁教育大学等10所学校宣布,无论情节轻重,有记录者一律拒收。 这背后是社会共识的转变:顶尖大学选拔的不仅是学习能力,更应是具备基本品行的人,校园霸凌被视作对社会信任的践踏,绝非个人小事。连知名艺人都公开表态,成绩不代表人品,不能让施暴者轻松进入好大学。 可严苛的惩戒并未完全遏制霸凌。韩国教育部2025年调查显示,遭受校园暴力的高中生比例已从2023年的0.4%升至0.7%,小学生中更是有5%曾受欺凌,语言暴力和群体欺凌占比最高。 教育界人士指出问题关键:现行制度太侧重“筛除”,却忽视了根源治理。学校的心理干预和冲突调解体系薄弱,很多施暴学生甚至觉得“只是开玩笑”,根本没意识到行为的严重性。单纯靠升学处罚威慑,反而可能让部分学生产生抵触,没能真正培养尊重与同理心。 这场升学风波,本质是对教育本质的重新审视。分数固然重要,但品德才是立人之本,高校拒收霸凌者传递的是对底线的坚守。可惩戒不该是终点,如何通过早期教育化解冲突、通过心理引导纠正偏差,让学生从根源上拒绝霸凌,更值得深思。毕竟,教育的目的不是淘汰,而是培养出懂得尊重他人的合格社会成员。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