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豹大梁被扳手掰弯的事情,法院判决了最近比亚迪法务部发布公告披露了一个名为“王悟空说车”的媒体的判决,就说了赔31.38万,除此之外就没有更多细节了。我说实话,我根本不知道王悟空说车是谁。看起来好像是比亚迪抓了个“小媒体”在“树典型”一样。但你要提一下“方程豹大梁+扳手”这俩关键词,那绝大多数人就知道是咋回事了。我解释一下:有个博主使用扳手和老虎钳两种工具,针对方程豹豹5的大梁边缘和下摆臂等位置进行来回掰动,最终大梁边缘发生了明显的形变,下摆臂打孔边缘位置被直接掰烂。与此同时,该车主还在视频中向大家展示了自家的改装加强件,并表示自家的加强件在重量与原厂件相同的前提下刚性更强,拍此视频是出于自己的良心,而并非是要宣传自家的改装加强件,他已经对方程豹豹5失去了信心。这一事件一度是热搜榜前列,虽然方程豹官方对此进行了回应,也有自称是首钢员工的网友在短视频平台上透露,比亚迪公司所采用的大梁钢是由首钢生产的S610L和S710L两种钢材。这两种钢材用在方程豹上,其实高于国家的标准。而且事后有不少方程豹豹5车主,采用了相同的方式测试豹5下摆臂的硬度,然而尽管他们在掰扳手时整个人双脚都已经悬空,但方程豹豹5的下摆臂也没有发生明显的形变,“测试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一个过去方程豹品牌身上全国知名的案例,很多人吃了瓜就结束了,事情的真假最终其实没有太多人关心了,都去吃下一轮流量了。从比亚迪的角度而言,有了最终的判决结果后,也应该稍微“旧事重提”一下,让很多平时不关注汽车新闻的人知道“法院判决了,方程豹大梁有问题的新闻,是假的”这个细节对于法务部不重要,但对于比亚迪品牌,以及公关来说,我认为还可以做的更好。虽然比亚迪一直在提“技术竞争才是良性之争”的概念,似乎不屑于去解释一些技术之外的事情,但面对一些黑流量,也需要更细致的回应才合适。总结:我个人觉得各个车企的公关部门在公布一些起诉动作,以及过往案件判决结果时,不妨跟自己企业的公关部先对接一下,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公布出来,讲明白。因为很多时候,你光公布谁谁谁被起诉了,赔了多少钱,看似很有威慑力,但绝大多数读者是没有心思去按照你公布的“线索”,去回溯相关事件的。这就意味着一些过往的“新闻”,在很多人眼里并没有得到解决。通过公布细节和前因后果,也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车企法务部的行动“有意扩大化”。因为公布细节后,必然会引起公众自发去“二次监督”,但凡某个车企公布的细节和事实稍有出入而被公众挖出来,就会引起反噬。当所有的细节都暴露在公众面前时,很多事情的答案也就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