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风在法国的兴起,和路易十四有一定关系。
-一方面,他把国家的钱都作完了,后继者自然没法儿再用以前奢华的巴洛克风。
-另一方面,王公贵族都被搬进了他那富丽堂皇的巴洛克宫殿-凡尔赛宫里,虽然每天party办着,但时间一长,加上不那么自由,贵族们难免审美疲劳,心力交瘁。
🔹于是,在奥尔良公爵摄政期间,贵族们从凡尔赛宫回到自个儿家,便开始寻觅起自然欢愉,带点小资、田园的乌托邦式家装风格。
拥有贝壳之意的洛可可风自此诞生,藤蔓、涡卷花纹的鎏金装饰成为主流审美,席卷欧洲。
🔹早在15世纪,中国和欧洲便有了贸易往来,陶瓷、丝绸成为贵族们争相追逐的奢侈品,而神秘的中国,则成为他们眼中,富有和奢华的象征。
因此,洛可可风,借鉴了不少中国元素。
🔹绘画自不用多说,华托、布歇都展现过西方臆想中奇幻怪异的东方世界。
🔹洛可可的主要装饰挂毯,同样充满中国主题,比如花鸟、风俗、人物、景观等等,不过让咱中国人来看,可能会满脸问号,这……和中国有几毛钱关系?
🔹欧洲室内装饰,也少不了中国元素,尚蒂伊城堡内,中国猴儿代替了天使;
-宁芬堡宫,黑底鎏金漆画充当了华丽壁纸;
-美泉宫百万厅,将洛可可风与中国风完美融合;
-阿兰胡埃斯皇宫瓷器屋,更是创造出一个纯粹的陶瓷世界。
🔹由上可以看出,陶器和漆器在洛可可装饰中运用至广,其中,漆器经常被用作家具、像桌柜椅等等,以凸显主人的华贵审美。
🔹而陶器,不仅能做家具、还能做各种装饰和盛具,更加受到贵族们的追捧。由于中国瓷实在太贵了,法国市场又需求旺盛,他们只好自个儿研究烧瓷,但因为方法不同,总显得缺乏光泽,失去了那份精致的脆弱感。
-在欧洲的山寨中国瓷中,最受欢迎的是青花瓷,不过他们的青花带着洛可可味儿的田园风光,蜿蜒纹饰,算是,本土化的一种成功尝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