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合肥公交发车准点率提至99%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了“等公交”,在合肥,随着公交数智云平台的上线,坐公交也不用再多等。

11月20日,记者现场探访合肥公交集团了解到,由该集团申报的“一种基于公交运行数据的车路协同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和“一种客车盲区预警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近日被授予国家发明专利。目前这两项专利已经在公交车上实现了大规模应用,加上数智云平台,发车准点率提升至99%,事故率大规模下降。

全市所有公交线路站点车辆等全部联动

位于合肥公交集团一楼的数智指挥中心,一块巨大的曲面屏上,集中了全市372条常规线路、395条定制通勤线路、5453个站点、数千台车、12个停保场和130个首末站等所有要素。

在这里,数据全部实时更新,并在营运、机务、物资、安全、服务和充电等N个数字场景中实现联动应用,从而实现从事前预警、事中联动到事后闭环的全链路治理和管控。

只见打开B1路公交,可以清楚看到哪些车辆正在运行,并显示实时位置。点开一辆车,通过视频可以看到驾驶员、车内以及车身周围情况。

合肥公交集团数智科技部三级专员王歆然边演示边告诉记者,通过视频调度以及大数据算法,可以看到B1路车厢内的拥挤度较高,会通过后台及时通知线路的调度人员,进行现场的车辆调拨。“这样,我们就可以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提升乘客的坐车体验。”

车辆停驶5分钟也会有平台预警,后台会打开视频,查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停驶。如果是故障会通知维修部门,安全问题会通知安全部门,等红绿灯堵车等情况视频一目了然。

“以前营运调度、机务维修和安全管理数据都在各自的平台,现在全部统一到数智云平台上,实现数据汇集一屏总览。”合肥公交集团数智科技部数智技术总监倪金林告诉记者,数智云平台今年8月份投入使用后,效果良好,后续将持续优化完善。

车辆周边盲区实现实时监测和预警

11月20日早,记者乘坐21路公交车发现,车辆周身摄像头多了不少,而且,一旦遇到礼让行人、超速、遇到拐弯盲区或车道偏离,公交车都会发出语音提示,提醒司机驾驶安全。

倪金林告诉记者,一辆公交车安装了包括360环视、前探头、驾驶室等在内多个摄像头,其中4个摄像头实现了车辆周边盲区的实时监测和预警。目前在采购的新车上全面使用,并在部分老的车型上推广,事故率显著下降。

“像我们这台车有12米长,如果没有侧边和车内摄像头,需要通过车内镜子或者伸头去看。转弯和倒车时,存在较大的视线盲区,还有一些乘客从站台跑过来的时候,通过镜子看不到,通过摄像头看就很清楚。”41路公交车司机高玉杰工作已有6年多,实现周边盲区的实时监测与预警后,开车方便了许多。

此次合肥公交集团获得的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就是基于数智云平台及车载设备的智能化升级,分别从“云端”与“车端”双向赋能,为公交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一方面,通过对线路、车辆、客流、信号灯等多源运行数据的汇聚治理与智能分析,构建了公交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互通道,显著提升了公交准点率与运力匹配精度,使数据真正转化为可运营、可增值的关键资产;另一方面,通过在车辆关键位置布设感知与识别装置,实现对周边盲区的实时监测与预警,将“看不见的风险”转化为“可预判的安全”,有效降低了碰撞事故发生率,切实提升了行车安全性与乘客出行体验。两项专利协同发力,初步构建了“云上算、路上联、车上防”的立体化公交安全运营新体系。

“下一步,合肥公交将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等技术,对线网排班、运营调度和机务物资等场景持续优化完善。”倪金林表示。

合新闻记者余佼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