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踏上去西安旅途的这一刻,做梦也没想到,竟然会有一场突如其来的偶遇。那火车上的热聊、大雁塔的漫步、城南庄的不辞而别,简直就像昨夜的暴雨,来的突然,也走的悄无声息。 我到西安是处理生意上的事情。在我这个卧铺车厢,因疫情原因,旅客寥寥无几,随着列车缓缓开动,我发现,我们这个卧铺隔断,只有区区两人,一个是无所事事的我,一个是全神贯注看着窗外风景的她。 这个她,与其他上车的旅客一样,开始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我接听了两个电话,一边与朋友聊生意上的琐事,一边品着浓香扑鼻的咖啡。等我聊完电话,对面坐着的这个她,突然犹犹豫豫地问我:“大哥,您带充电宝了吗?我这个手机忘记充电了,充电宝也丢家里了!” 我这才认真注意到对面的她,白皙的肌肤,戴着一副秀气的眼镜。我拿出包里的充电宝递给了她。“谢谢,太感谢您了!”“不客气、拿去用吧!”我们相互客气着,话匣子也就顺其自然的打开了。 她是教师,利用假期,只身去西安旅游的,西安还是第一次去。而我,因为生意上的事,往返西安已是家常便饭,我给她推荐西安旅游必去的一些景点,特别是一些景点的典故如数家珍,她,听入了迷。 长时间的聊天,我与她渐渐不再陌生,她把我看成一个很有趣的人。我的眼里,她,就像当年课堂上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女老师。 第二天早上,我迷迷糊糊醒来,她,正在全神贯注的浏览着手机,我洗漱回来,她很快削了一个苹果,竟然是给我的。也许,这是用了我充电宝的一种感谢方式吧! 列车进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轮廓越发清晰起来,巍峨耸立的秦岭,宽厚古朴的城墙,川流不息的车流,西安,一座日新月异的古城迎来新的一天。 得知她第一站要去看的是大雁塔,正巧,这与我所去的城南是同一个方向,有朋友来车接我,那就好事做到底,我提议把她送到大雁塔,她开心的欣然接受。当车辆驶近这座她曾经在电视中无数次看到过的,为存放玄奘法师从印度取回的经书而建的塔真正矗立在眼前时,她心情舒畅起来,开心的说,真的没有想到,大雁塔这么气势宏伟,震撼人心。朋友边开车边说,游览大雁塔没有个导游,只能看个建筑而已,大雁塔的内涵,不在塔,而在取回的经书和神秘的传说。 不知是哪一根玄搭错了筋,朋友把车停在路边的时候,我竟然也跟着她下了车,她吃惊的看了我一眼说:“难道大哥要给我当导游不成吗?”我笑了起来:“当然可以,看来你把我当朋友了!” 大雁塔景区由大雁塔、北广场、南广场、陕西戏曲大观园和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5个部分组成。多云间晴的天气,游览大雁塔景区是一种享受,我是一个喜欢摄影的人,从取景到拍摄人物的表情、姿态都把握得非常到位,特别是上午云缝射出的那一缕缕阳光透进她秀发的光影,背衬着古老的雁塔定格住的一幅幅佳作,让她欣喜不已。漫步在大雁塔,我们聊着古城的文化和历史,古城的美食和发展,影影绰绰的古树名木之下,留下了越走越近的一对身影! 临近中午,她主动邀请我吃一顿午饭,吃着古城特有的羊肉泡馍,也是话别的最好时机,我告诉她,我下午要去城南庄。“城南庄?”她吃惊的看着我,是那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出处的城南庄吗?我一愣,竟然被她问住了,多次来西安,还真没有考察过城南庄与这首诗之间的联系。她想了一下,确定的说,一定是这个地方,我来前在网上查询过,说着,她给我讲述《题都城南庄》这首诗的来历。那是公元795年,河北安平县青年才俊崔护来到长安参加考试,因名落孙山。一个人去南门外郊游,偶遇一位美丽的女子。二人一见钟情,可双方都羞涩的没有主动表达爱慕之情。第二年清明节,崔护又去找这位美丽的女子,发现大门却上了锁,女子一家不知去向。崔护悲伤的在墙上题诗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个爱情故事真的太美了!”这次轮到我惊讶了。“我们不如一起去城南庄看看,当年崔护的题诗还在不在?”我的这个提议得到她开心地响应。吃完午饭,我们继续坐着朋友的车,驶上略带诗意的乡间柏油小路。 一路上湿润的空气夹带着乡村那特有的泥土芬芳。经路人指点,我们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城南庄”里那古老的院落。幽静的院落小院,柴门微启,柴门右侧门扉上写着崔护的《题都城南庄》,院内三间正房内的墙壁上画满了依据这一故事情节绘制的精美壁画。我看她静静地看着,细细的寻找着什么,眼里开始湿润,胸脯一起一伏。我想,那一定是她细腻的感情世界在感知崔护与少女那真实的心境吧?因为只有置身于此,才能感受崔护含泪题写“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真实心境。虽然崔护与美少女这美好的偶遇存在过,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遇到,但它确确实实地发生过! 看着她完全沉醉在这诗情之中,我不忍惊扰她纯洁善良的内心世界,我与朋友悄悄退出院落,返回车上,向着我此行的目的地飞驰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