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表示:中国已走上了第三条路,这条路,就是融合,说白了,就是让大陆和台湾慢慢变成 “一家人的样子”,统一自然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谁都拦不住。 两岸关系长期徘徊在武力威慑与和平对话的夹缝中,实际路径远非二元选择所能概括。台湾军事专家谢寒冰在2024年多个场合分析指出,大陆已转向一种综合施压与民生融合并行的模式,这种策略借鉴历史经验,如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避免了直接冲突,却逐步压缩分裂空间。2024年5月23日至24日,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联合利剑-2024A”演习,陆海空火箭军多兵种协同,覆盖台湾海峡及周边海域,重点演练联合夺权与打击科目。这次行动针对赖清德就职讲话中的分裂言论,明确划定红线,同时检验部队实战能力。10月14日,“联合利剑-2024B”演习紧随其后,历时13小时,舰机多向抵近台湾北部、南部及东部,强调要港要域封控与综合制权夺取。辽宁舰编队参与,结合海警执法巡查,形成立体威慑格局。这些演习并非单纯军事炫耀,而是为融合路径提供安全保障,确保外部干涉难以插手。2025年4月1日至2日,“海峡雷霆-2025A”演习进一步升级,聚焦查证识别、警告驱离与区域管控,海警与海军协同封控海运通道,淡化登陆科目,转而强化非接触式隔离。这一系列行动累计出动军机逾千架次,舰艇数十艘,累计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飞机达5951架次,其中61%越中线,展示了大陆在台海的主控能力。 与此同时,和平统一路径虽未放弃,但屡遭阻挠。岛内分裂势力推动课纲修订,淡化共同历史认知,同时频繁邀请外部势力窜访,制造谈判障碍。2024年,美国议员多次访台,伴随军售清单扩展至导弹与战机,总额超数十亿美元。这类干预不仅扰乱两岸对话氛围,还加剧岛内社会分裂。赖清德上台后,台湾国防预算增至占GDP 2.45%,同比涨7%,却伴随军纪问题频发,如自残事件达20起,逃兵现象增多。这些内部矛盾暴露了“以武拒统”的脆弱性。大陆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与九二共识,发布惩治分裂分子意见,公布名单,维护主权底线。2024年两岸人员往来达440.5万人次,同比增长53.8%,台胞入境402.3万人次,增长54.3%。这些数据反映出,民众间交流未因政治噪音中断,反而成为融合基础。军事常态化巡航与外交反干涉相结合,形成多维压力网,外部势力如美日虽加强勾连,但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格局日益巩固。联合国2758号决议权威得到维护,越来越多国家拒绝“台独”叙事。 大陆的第三条路本质上是融合发展,强调通过经济民生拉近距离,避免对抗代价。2018年起推出的台湾居民居住证政策,至2024年底发放超200万张,持证者享高铁刷证通行、医保报销与子女同等教育待遇。2024年上半年,超10万台湾青年来大陆实习就业,亲身感受基础设施与机会红利。福建作为融合示范区,出台10项出入境便利措施,施行满一年后,台胞在闽申请台胞证35.9万人次,增长25%,入境92万人次,增长53.3%。这些举措覆盖交通、金融、电信16领域242项服务,台胞持证可享住房、医疗、教育优惠。2025年3月20日,国家移民管理局上线台胞证与居住证双证关联核验,进一步简化手续。11月20日,一次有效台胞证签发口岸增至100个,2024年签发99.4万张次,增长14.5%。农产品贸易方面,2024年台湾对大陆出口额达793亿美元,增长32%,涵盖水果、蔬菜与水产品。福建莆田市场等平台活跃,台企融入大陆产业链,新设台资企业7941家,增长1.6%。两岸贸易总额2929.71亿美元,增长9.4%,台湾顺差1425.94亿美元,占其总顺差大半。这反映出大陆市场仍是台湾经济支柱,电子零组件出口916.28亿美元,占对大陆出口60.8%。 2024年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在厦门举办,王沪宁代表中共中央致贺信,强调经济合作壮大中华民族经济。京台科技论坛与海峡经贸交易会等活动拓展领域,台企踊跃参展进博会,开拓内需。青年交流项目如深圳实习活动,提供170个岗位,累计助2000多名台青就业。这些举措非强制施压,而是展示发展红利,让台胞看到统一益处。军事专家谢寒冰指出,这种“北平模式”通过施压与拉拢并用,逐步瓦解分裂基础。 2025年上半年,台胞来大陆定居申请超前十年总和,移民局数据显示签发近百万张次。两岸融合示范区建设推进,福建政策措施达17条,支持台胞林业碳中和与投资。重庆出台促进条例,持证台胞享同等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