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台湾退役中将帅化民,甩出一句石破天惊的建议:“别跟日本扯皮了,直接让海警船登岛,

台湾退役中将帅化民,甩出一句石破天惊的建议:“别跟日本扯皮了,直接让海警船登岛,把灯塔拆了,主权宣示要拿实际行动说话!”不仅点出中日之间钓鱼岛的尴尬现状,也把“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口号照得透透亮。 那座被日本偷偷刷新油漆的灯塔,锈迹里藏着十年的主权拉锯。 2012年“购岛”闹剧后,日本地方议员每年的“登岛祭拜”从未停过,去年更把周边海域划入“西南诸岛防卫重点区域”,联合美军的反潜演习声浪里,是步步紧逼的主权蚕食。 我们的海警船常年在周边巡航,无线电里的“警告越界”重复了上千次,却没在岛上留下过一个中国的印记——这正是帅化民说的“扯皮”困局。 帅化民的建议像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剖开了“光说不练”的病灶。 主权这东西,从来不是联合国讲台上的演讲稿能定的;你说岛是中国的,就得在礁石上刻下中国的痕迹。 派海警船而非军舰,拆非法灯塔而非民生设施——这个方案的妙处,在于把“执法”与“主权”拧成了一股绳。 既符合中国《海警法》“维护领土主权”的条款,也卡在国际法“主权国家管辖权”的框架里,日本想炒作“军事威胁”?连自卫队军官私下都承认:“那是行政执法,挑不出法理毛病。” 过去十年,我们总在回应日本的节奏:他们刷油漆,我们抗议;他们搞演习,我们巡航。 现在换个打法——登岛拆灯塔,让日本跟着我们的动作转。 他们喊了十年“核心利益”,真要面对灯塔倒地的碎屑,是派巡逻船对峙,还是召见大使抗议? 对峙?日本海保厅最大的巡逻船吨位比我们的海警船小3000吨,甲板上的机枪口径只有20毫米,而我们的船艏炮能打穿500米外的钢板。 抗议?那等于承认中国有权在岛上执法,之前喊的“主权”就成了自欺欺人的笑话。 有人或许会担心:这会不会激化矛盾? 可看看日本近年的动作:2021年给灯塔换太阳能板,2023年和美舰在周边搞“反潜联演”,哪一次不是突破外交默契的主动挑事? 被动回应的逻辑早已失效——你在报纸上发十篇评论,不如在岛上留下一个中国的脚印;你在联合国念百次声明,抵不过海警船艏切开浪花的声音。 日本的“硬气”里,藏着三重底气不足。 自卫队的巡逻船吨位、火力都逊于中国海警;驻日美军在冲绳的基地,更像是“象征性存在”——去年台海演习时,里根号航母退到了菲律宾海,这就是所谓的“协防承诺”。 国内经济的算盘更敲不响:丰田在华年销量占全球30%,索尼半导体52%的订单来自中国工厂;65%的日本人在民调里说“为钓鱼岛打仗不值得”,超市货架上的中国产电子配件,比首相的“强硬讲话”更实在。 台湾当局的“模糊”也该被打破了。 他们总说“不介入”,却忘了苏澳港的渔民每年有三个月要去钓鱼岛海域拖网——那片海域的渔获,是两千个家庭的生计;中国的主权,才是渔民渔网里最结实的那根纲绳。 难道真要等那座灯塔成为日本“主权象征”,我们才想起行动的重量? 主权从不是谈判桌上的筹码,是脚下的礁石、手里的工具、海警船的航迹;宣示也不是口号里的排比句,是拆违建时的榔头、立界碑时的水泥、渔民脸上的安心。 帅化民的建议,撕开了“外交扯皮”的遮羞布——有时候,最硬的道理,往往藏在最直接的行动里。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67
用户10xxx67 3
2025-11-21 18:58
早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