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义轮回,有钱人还债的时间到了,很多富人会被献祭!这话听着有点玄乎,甚至有点像爽文,但剥开这层外壳,它背后藏着一个很朴素的经济周期规律。 其实不是什么“献祭”,更像是一种“价值校准”。 我认识一个老板,九十年代末靠着信息差,把南方的电子产品倒腾到北方,几年时间就身家千万。他后来常挂在嘴边的是,“赚钱嘛,胆子大就行了。”然后呢,他就拿着这笔钱,在2015年左右一股脑冲进了当时最火的P2P,还加了巨大的杠杆。他坚信自己的“眼光”和“胆识”,觉得这不过是另一次胆子大的游戏。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现在他开着一辆网约车,上次在机场接到我,聊了一路。他没抱怨,就是反复说,“想不通,真的想不通,明明之前都怎么一下子就全没了。” 他想不通的,恰恰是问题的关键。他没意识到,他赚到第一桶金,靠的不是他个人的能力,而是那个特定时期,市场经济初期信息壁垒的“结构性红利”。那个红利期结束了,但他还用旧地图在新世界里航行。这种不匹配,就是“德不配位”最通俗的解释,这里的“德”不是指道德品质,而是指你的认知和能力,能不能跟上你所掌握的财富量级。 很多人说这是“天道”,我更愿意理解为“常识”。你靠着风口的推力飞上了天,当风停了,如果你自己没长出翅膀,那掉下来就是必然的。房地产、教培、互联网金融……过去十几年,我们见证了多少个风口?又见证了多少人在风停后摔得粉身碎骨? 这也不是说富人就一定会倒霉。我见过另一个做实业的老先生,做阀门的,厂子不大,几十号人。前些年别人劝他去炒房、搞投资,他都摇头,说自己就懂这点东西,搞不来别的。疫情期间,订单一度很艰难,他硬是咬着牙没裁员,带着技术员搞研发,啃下来一个特种阀门的技术。现在订单排到了明年,利润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好。 未来的财富逻辑,可能真的就这么简单。不再是寻找下一个一夜暴富的风口,而是回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上:你能为这个社会,提供什么不可替代的、真实的价值?你的产品,你的服务,你的技能,是不是真的有人需要?想明白这个,可能比研究任何暴富秘籍都管用。这可能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观察,不一定对,但它确实解释了我身边很多人的起起落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