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胆囊息肉别焦虑,玉米须配一物,煮水喝调胆腑,腹部轻松不胀痛! 好多人拿到体检报告

胆囊息肉别焦虑,玉米须配一物,煮水喝调胆腑,腹部轻松不胀痛! 好多人拿到体检报告,看见“胆囊息肉”四个字就慌了神,连夜搜“会不会癌变”“要不要切胆囊”,越看越失眠。其实我坐诊这么多年,见过最夸张的患者,才查出3毫米的息肉就要求手术,也见过有人带着1厘米的息肉硬扛,说“不痛不痒就没事”。 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胆囊息肉里,超过90%都是良性的胆固醇性息肉,就像胆囊壁上长了颗“小脂肪粒”,跟癌症扯不上关系。但重点来了,不是所有息肉都能放任不管,有两种情况必须警惕——直径超过1厘米,或者单发、基底宽大的息肉,癌变风险会升高,得定期做超声随访,听医生的建议。 大部分人查出来的都是小息肉,平时没症状,就是偶尔吃点油腻的就腹胀、右上腹隐隐作痛。这时候不用急着动刀子,调调胆腑功能就行,毕竟胆囊这东西,能留着就别轻易切。 说到调胆腑,有个老百姓家里常有的宝贝——玉米须。别以为这是没用的废料,中医里它叫“龙须”,能利水渗湿,帮着胆囊把多余的胆汁排出去,减轻负担。但单靠玉米须力道不够,得配点茵陈,这俩是老搭档了。 茵陈这东西不陌生,春天田埂上常见,它能清利湿热,刚好针对胆囊里的“浊气”。具体做法也简单:抓10克玉米须、5克茵陈,洗干净放进砂锅,加两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滤渣留水喝,每天喝一杯就行。 有患者问过我,“这水喝多久能把息肉喝没?”说实话,别指望它能消息肉,它的作用是调理胆囊环境,让息肉别再长大,同时缓解腹胀、隐痛这些不舒服的症状。我有个老患者,6毫米的息肉,喝了大半年,复查时息肉没长,之前吃点肥肉就胀的毛病也没了。 但有几点必须说清楚,免得大家瞎喝。首先,脾胃虚寒的人别多喝,喝了可能拉肚子,这类人可以在水里加两颗红枣中和一下;其次,孕妇、哺乳期妇女得先问医生;最重要的是,喝这个水不能替代复查,小息肉每半年查一次超声,超过1厘米的必须遵医嘱,该手术就别拖。 其实胆囊息肉的根源,大多跟吃有关。现在人顿顿离不开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胆囊天天超负荷工作,胆汁里的胆固醇沉在壁上,就形成了息肉。比喝玉米须水更重要的,是管好嘴——少吃高油高糖的食物,早餐一定要吃,让胆囊规律收缩,别让胆汁一直积在里面。 前几天还有个患者来复查,息肉从8毫米缩到了6毫米,他说就是坚持喝玉米须茵陈水,加上每天早上喝碗小米粥,晚上绕着小区走两圈。我跟他说,这不是水的功劳,是你把胆囊伺候舒服了。 最后想说,体检查出息肉不可怕,可怕的是瞎焦虑或不当回事。把玉米须茵陈水当日常保健茶,把清淡饮食、规律作息当习惯,再按时复查,胆囊自然能安安稳稳的。要是你也有胆囊息肉的困扰,不妨试试这个方法,记得把复查结果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