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最近大家逛商场或者刷购物软件,肯定都发现羽绒服越来越贵了,甚至有消息说正规厂家的

最近大家逛商场或者刷购物软件,肯定都发现羽绒服越来越贵了,甚至有消息说正规厂家的羽绒服出厂价都快逼近千元了,这让不少人直呼“冬天的温暖也太贵了”。其实这背后不是商家故意抬价,而是一连串成本上涨的连锁反应,最核心的原因就是羽绒原料价格飙得太厉害。 以前一吨90%含量的白鸭绒也就十几万元,现在直接涨到了五十多万元,翻了好几倍,鹅绒更是夸张,一吨价格都快突破百万元了。可能有人没概念,一件普通的成人短款羽绒服,差不多得用一百只鸭子的绒才能填充出来,原料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为啥羽绒会这么贵呢?主要是鸭子、鹅的出栏量少了,之前猪肉价格波动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大家觉得养鸭养鹅不赚钱,就纷纷减产,连带着鸭毛鹅毛的供应量也大幅减少。再加上环保政策收紧和零星的疫病影响,优质羽绒的产能就更紧张了,原料市场从“货等人”变成了“人等货”,不少厂家拿着钱都难抢到足够的货。 除了原料短缺,新国标的实施也让成本降不下来。现在羽绒服得按“绒子含量”来标注,不能再用以前的“含绒量”,这就意味着厂家必须用纯度更高的羽绒,那些掺杂了绒丝、飞丝的废料没法再用了,只能采购更好的原料,自然也推高了成本。而且现在大家对羽绒服的需求还在涨,不光冬天要穿,轻薄款、羽绒夏凉被这些新品类也很受欢迎,加上出口量也在增加,供需失衡让价格更是下不来。 成本一路涨,最终还是会传到消费者身上。正规厂家的出厂价都快到千元了,到了商场或者电商平台,售价自然会更高,不少品牌短款羽绒服都卖到了两三千元。这时候市场上就出现了不少低价猫腻,有些直播间里一百多、两百多元的“90%鸭绒羽绒服”,其实根本不是真羽绒,要么是用化纤棉填充,要么是用有害化学物质清洗的回收绒,还有的用飞丝冒充羽绒,不仅保暖性差,水洗后还会板结跑绒,甚至可能有刺鼻异味。 业内人士都说,抛开品牌溢价和促销活动,三百元以下很难买到真正合格的羽绒服。毕竟一件充绒量150克的90%白鸭绒羽绒服,光羽绒原料成本就几十元,再加上面料、人工、辅料等费用,合理售价肯定不会太低。现在消费者也挺两难,买品牌款觉得太贵,买低价款又怕踩坑,只能靠仔细看水洗标上的“绒子含量”、按压是否快速回弹这些小技巧来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