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午,2025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开幕式在安徽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百年量子·智启未来”为主题,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合肥市人民政府、量子科技产学研创新联盟、中电信量子集团联合主办。大会汇聚知名学者、重点高校院所、央企代表、量子产业链企业、金融机构及媒体代表参会,共同探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量子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与产业应用前景。
本届展会吸引力显著增强,今年参加展示的企业117家,比去年增加64家,增幅近120%,人员规模、企业数量、展览规模都再创新高,充分展现了我国量子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9家具备量子产业发展优势的国家高新区组成的量子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正式启动,未来将深化量子科技产学研融合,加速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化应用,助力我国在全球量子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引领潮流。
首次展示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
在2025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上,中国电信发布面向千比特规模设计的超导量子计算系统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展览首次引入全息投影技术,直观展示超导量子计算机整体结构与精细构成。
其中,量子计算区域以搭载“祖冲之三号”同款芯片的量子计算机为核心,展示“天衍”量子计算教研平台、天衍教研一体机及天衍量算终端等系列产品,搭载“祖冲之三号”同款芯片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287”,正式接入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推出具备“量子优越性”的云服务。
观众登录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即可体验全球范围内首次开放的“量子计算优越性”云服务,深入了解金融科技、智慧交通、生物化学、能源电力、防灾预警等领域的量子计算算法应用与生态布局。
与此同时,量子测量区域则聚焦核心探测器件与前沿技术实践,通过模拟单光子雷达反制无人机“黑飞”场景,展现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在低空安防等领域的发展潜力。
一批重大成果项目同步亮相
量子科技发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是一项对传统技术体系产生冲击、进行重构的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将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量子科技和产业中心集中发布环节,一系列重大成果亮相。
量子科技重大发布成果包括超导量子计算领域,“祖冲之三号”刷新“量子计算优越性”纪录;中性原子量子计算领域,实现AI赋能的2024个原子无缺陷阵列调控;光量子计算领域,首次在光量子芯片上实现多比特连续变量量子纠缠;量子通信领域,跨越12900公里,洲际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再创纪录;量子精密测量领域,提升新物理搜寻探测界限17个数量级。
与此同时,量子产业重大成果项目同步亮相。
在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电信发布全球最大规模、互联互通、广泛应用的量子安全基础设施,国家电网发布面向分布式新能源量子加密系列产品;量子计算领域,国盾量子与中电信量子集团联合发布面向千比特规模设计的超导量子计算系统解决方案;中国电科发布超导量子计算机用XS1000型稀释制冷机等。
量子产业协同创新网络启动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国家高新区量子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正式启动。
9家具备量子产业发展优势的国家高新区,包括合肥高新区、北京中关村园区、上海张江高新区、深圳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武汉东湖高新区、杭州高新区、成都高新区、济南高新区在内,共同组建成国家高新区量子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未来这些高新区将深化量子科技产学研融合,加速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化应用,助力我国在全球量子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引领潮流。
量子通信是全球量子科技竞争的焦点,我国正以坚实的步伐,引领全球量子通信发展。合肥实验室牵头量子、密码、安全、通信等领域36家顶尖力量,启动量子密码基础设施标准化技术联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构建自主可控标准体系,为量子通信重大应用提供关键指引。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电信发起设立首只中央企业量子产业创投基金,围绕国家“十五五”规划,携手量子基金合作伙伴共同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加快培育未来产业,助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量子产业生态集群,推动量子科技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