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俄油价格崩了,天然气六折对华抛售!为什么俄罗斯亏钱也要卖?  在能源市场最不缺

俄油价格崩了,天然气六折对华抛售!为什么俄罗斯亏钱也要卖?  在能源市场最不缺戏剧性的2025年,俄罗斯又一次成了主角。不是因为产量创纪录,而是因为价格跌破底线。原油卖出白菜价,天然气更是打出骨折折扣,甚至六折对中国“甩货”。看起来像是一次豪爽清仓,实则背后藏着一连串无法回避的现实:市场封锁、财政焦渴、地缘压迫,各种因素交织成一场硬撑的独舞。   根据多家亚洲媒体近期的报道,俄罗斯天然气巨头诺瓦泰克公司对中国出口的LNG价格近期出现大幅下调,折扣幅度最高达到40%。这意味着,中国买一船气,能省下超过1.4亿元人民币。与同期亚太主流天然气基准价相比,俄罗斯的这波“清仓处理”,几乎是把利润线刮得精光。   西方制裁带来的限制,已经让俄罗斯的能源在国际市场上步履维艰。尤其是针对诺瓦泰克和“北极LNG 2”项目的制裁,几乎封死了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进入欧美的通道。技术断供、融资冻结、运输受限,等于让俄罗斯在天寒地冻中守着资源却找不到买家。   印度原本是接盘手,如今在美国施压下也开始转向。印度石油公司接连取消俄罗斯原油订单,部分炼厂甚至直接签约美国页岩油商。日韩市场更不用说,面对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威胁,不少企业宁愿多花钱也要买“政治正确”的美国产品。俄罗斯的能源,变成了一个“没人敢碰的烫山芋”。   在这场能源孤岛化的背景下,中国成了为数不多还在买单的客户。中方当然不是“冤大头”,采购价压得极低,运输还享有优先权。天然气和原油这种东西,产出来之后不能随便停,特别是液化天然气项目,设备一旦停止运作,损耗巨大。再加上北极地区的气候条件,一旦设施“熄火”,重新启动的成本会成倍增加。与其这样,不如继续运行,哪怕赔钱也比停工强。   “北溪”管道被炸断后,俄罗斯西北部的天然气站曾被迫点燃多余的天然气,整整几个月,火炬昼夜燃烧,只为避免设备报废。现在的情况类似,只是那时候是被动烧掉,如今是主动低价卖出。   真正让俄罗斯咬牙也要卖的,是国内财政的巨大缺口。俄方的财政早已吃紧。2025年初,普京签署了新的税收法案,提高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目的就是要填补军费开支。但国内经济早已陷入死水,除了能源,几乎没有能带动大规模创收的产业。 俄罗斯需要能源出口来维持财政,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不断压低价格,找到还愿意掏钱的买家。中国此时的角色非常关键,不仅买得多,还买得快,对俄罗斯而言,是一根暂时不能断的稻草。   俄罗斯已经把经济结构压缩到只剩下能源和军工两个支点,其他产业几乎被边缘化。在这种背景下,油气出口不再追求利润,而是为了维持整个体系不崩塌。每一船被低价送出的原油,背后都是一笔“换取喘息”的交易。   而这场交易能持续多久,没人能给出准确答案。俄乌战场没有明显拐点,西方制裁还在不断升级。能源市场虽然有周期,但地缘政治带来的溢价也在被逐步压缩。从目前来看,俄罗斯的这种“亏本输出”策略,或许是它能维持现状的最后手段。   能源卖得再便宜,也无法彻底扭转被孤立的结构性困境。而对于买家来说,便宜总有代价。这场交易里,看似中国占了便宜,俄罗斯吃了亏,但真正的赢家,或许还在观望席上。局势未定,格局未稳,谁也别急着下结论。   参考信息: 经济报:俄罗斯央行将保持长期紧缩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