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4月, 长白山脚下, 一个稚嫩的声音在寂静中响起。 年仅5岁的小金子紧紧握住父母的手,面对日军的枪口,毫无畏惧。这个在军营中出生、在战火中成长的孩子,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展现出了令人心碎的勇敢。 谁能想到,这位看似普通的东北汉子王凤阁,竟是让日军头疼了五年的“硬核”抗日总司令。他变卖家产组建军队,带着妻儿扎根长白山,打游击、断补给、炸据点,把现代化的日军耍得团团转。更难得的是,他们全家上阵——妻子张氏不仅是贤内助,更是神出鬼没的情报员,经常化妆成农妇穿梭于敌占区。 最让人感动的是那个吃着野菜粥长大的孩子小金子。在别的孩子还在玩泥巴的年纪,他已经能够分辨枪炮声的远近,懂得趴在战壕里躲避流弹。在最后时刻,这个5岁的孩子竟然学着父母的样子挺直腰板,对着凶残的敌人毫不退缩。 这一家三口的牺牲,像火种般点燃了整个东北。老乡们含着泪传颂他们的故事,更多的年轻人拿起武器走进山林。没有精良的装备,没有充足的粮饷,但有着像王凤阁一家那样的铮铮铁骨。 80多年过去了,长白山的松涛依然在诉说这段往事。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要重温这些血与火的故事?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精神脊梁,熊猫民族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磨难中挺直腰杆。 今天的我们或许不会面临枪林弹雨,但生活中何尝没有需要勇气的时刻?当你遇到困难想放弃时,不妨想想那个5岁男孩最后的背影——有些精神,真的可以超越时空。 你身边有没有让人热血沸腾的家风故事?来评论区聊聊那些代代相传的硬核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