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我所料 近日俄罗斯突然宣布 俄方要给中国造的新一代宽体客机(C929)提供复合材料机体结构件、大型复材主翼和推力约26吨的PD - 26涡扇发动机。 两年前俄方退出CR929联合项目,这两年西方制裁俄罗斯,俄罗斯急需新的客机项目,这才主动提出要给C929提供核心部件。但是,俄方所说的核心部件并不一定是中国所急需的。 实际上,中国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自主研发了推力更大(35.2吨)的长江 - 2000发动机,并且该发动机已经有了用户协议,首飞计划也非常稳妥(2030年首飞)。 虽然这次俄方提出要与中国在新一代宽体客机上合作,但双方的技术转让、交付时间、国际适航标准兼容性等细节问题仍然很重要。 至于俄方能否按时交付符合要求的部件,以及中国能否坚持技术主导权等问题也很重要。虽然这次双方的合作是各取所需、互利共赢,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变数。 从技术角度看,长江 - 2000发动机推力远超PD - 26,这意味着在动力性能上,中国的自研成果更具优势。而且航空发动机研发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东方大国既然能有如此成果,后续在发动机技术上的发展潜力巨大。 在国际适航标准方面,这是一款客机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中国在民航领域不断发展,对于国际适航标准的研究和适应也在逐步深入。而俄罗斯受西方制裁影响,在这方面可能面临更多的阻碍,双方合作如何协调应对是一大挑战。 关于部件交付时间,俄罗斯此前退出CR929项目,此次回归合作,其部件交付的按时性存疑。一旦交付延迟,将会影响C929的整体研发和生产进度。 中国在合作中坚持技术主导权至关重要。掌握技术主导权才能更好地把控产品质量和研发方向,也有利于在后续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各位读者,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