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十分钟带你了解中国古代的“疯狂”画家!

🔶都说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中国古代的“疯”画家,可一点儿也不少。 北宋的米芾曾被《宣和书谱》描述为“违世异俗”,有了个“米癫”的称号。他曾经和石头结拜为兄弟,也曾经因洁癖严重,把祭祀官服洗到褪色,被降了职,还曾经因看中朋友收藏的字帖,便以跳河为威胁夺人所爱。 他的书法“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而绘画以点代皴,意境十足,只可惜真迹早已不在,只能从其子米友仁画作中,窥得承袭之美。 🔶到了南宋,出现了一位名为梁楷的宫廷画师,他特立独行,把皇上赏赐的最高等级金带随意挂在院中,喜好饮酒,不拘礼法,是个非常自由的人。 而他的画作,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用最少的笔墨,呈现最禅意的心境。《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六祖斫竹图》均是如此,它们在镰仓时代传入日本,对日本的水墨画影响深远。 🔶明代有位画家“疯”的很严重,他叫徐渭,由于连年应试不中,生活总是有点希望就破灭,因此逐渐变得癫狂,时常自我伤害,甚至在一次幻觉中杀了妻子。 徐渭是青藤画派的鼻祖,他所开创的泼墨大写意风格豪放,不求形似,浓淡丰富,一气呵成,结合画中题款,行草结合,极具张力。 🔶另一位明代画家吴彬的“疯”则展现在他的作品中,确切的说,他笔下的山水人物,不是“疯”,而是“怪”,仿佛变形主义,前卫而有个性。 像他的《十八应真图卷》《十面灵璧图》《五百罗汉图》都可以说是充满了奇幻色彩。 🔶时间来到清朝,那就不得不提八大山人朱耷了,作为明代皇族后裔,国破家亡之时,他只能隐姓埋名,装聋作哑,遁入空门,藏于山野。 这样的日子让他愤世嫉俗,哭笑无常,真想给世界一个大大的白眼,于是,他用寥寥几笔,创作出瞪眼的鱼、鸟、猫等动物,仿佛在用这种方式,应对着世间的委屈与不公。 🔶同样明亡之际出家为僧的石涛,对比八大山人的冷,画中则多了一份热,因此他的笔墨是打破陈法的,是不受拘束的,是酣畅淋漓的。 一生云游的画家,笔墨中的山水充满气韵,特写式构图仿佛一张不经意的抓拍,从他的画中,你能看到情绪,也能感受人性。 当画中有了“我”的存在,它便不止为一幅画了,而是百年前的倾诉,百年后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