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针对台海问题,郑丽文居然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表态!在11月20日,国民党主席在一

针对台海问题,郑丽文居然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表态!在11月20日,国民党主席在一场“抗日讲座”上叫嚣“国民党要成为台海和平的守护者,缔造者,不允许任何战争发生在台海,这就是国民党坚定,庄严的誓言与努力”。 讲真的,在纪念抗日的场合谈台海和平,本是件严肃事,可郑丽文这番话听着热血,细品全是绕着弯子的“小心思”。 说实话,一看到这个标题,第一反应就是:郑丽文到底又说啥了?毕竟她这些年在台湾政坛上的表现,总带点“说得漂亮,做得微妙”的味道。 这次她在纪念抗战的讲座上谈起台海和平,气势汹汹地喊出“誓言”,还真是有点“出其不意”的意味。但你要真把这番话当作是单纯的爱国情怀,那可能就太单纯了。 11月20日,一场本该严肃缅怀的抗日纪念活动上,郑丽文突然抛出了“国民党要做台海和平缔造者”的说法,场面确实热烈,但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意图? 首先要明确一点,抗战纪念活动的核心,是缅怀历史、铭记民族苦难、弘扬抵抗外侵的精神。在这样的场合谈台海,无可厚非,因为和平确实是民族命运的重要基石。 但问题是,她说的“和平”,是不是我们理解的那个和平?郑丽文这番话之所以引起关注,还真不是因为她说得多么动听,而是她选择了一个“绕”的方式表达立场。 把“国民党是台海和平的守护者”这顶帽子戴得正正好好,却对当前台海局势最核心的问题——“是谁在制造紧张、谁在试图改变现状”——避而不谈。 你说要和平,是不是也得先说清楚,是谁在挑衅?是谁在勾连外力?谁又在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搞“实质台独”?这些问题不回答,就光喊和平,听起来不就像在打太极? 再看国民党这几年在台海议题上的操作,确实是“姿态很多,实质不多”。选举时讲和平,平时却又在两岸政策上摇摆不定,既不敢得罪深蓝。 又怕失去中间选票,最后就演变成了一种“我们要和平,但不清楚怎么实现”的模糊战略。郑丽文这番话,其实也正是这种模糊战略的延续。 她并没有提出任何实际路径,也没对当下两岸关系的风险源头给出判断,而是试图用“我们反对战争”的大帽子来撇清责任,同时又试图塑造一种“只有我们懂和平”的政治人设。 其实台海问题的复杂,不是靠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大陆方面一贯强调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也一再重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为了防止“台独”势力突破底线。 任何一厢情愿的“和平说词”,如果忽视了这一政治现实,那就不是在维护和平,而是在掩盖风险。所以郑丽文在这个时间点上高调发声。 说得再热血,也掩盖不了国民党在两岸政策上的不清不楚。尤其是在今年以来台海局势日趋紧张的背景下,民进党不断借“美日撑腰”做文章。 大陆则持续强化“反独促统”的决心,这种时候喊和平口号反而更容易让人怀疑,是不是在打“政治擦边球”。 值得注意的是,她这番言论也并非孤立事件。近几个月,国民党内部对两岸议题的讨论频频出现“回避核心矛盾”的倾向,既不敢正面对抗“台独”。 也不愿意公开支持“九二共识”,结果就是在一个模糊地带反复横跳。这种策略在短期内也许能争取一点话语空间,但也很容易让外界产生误解,觉得国民党是在用和平作为工具,而不是目标。 更有意思的是,郑丽文这番话虽然听起来气势如虹,但其实并没有掀起太大浪花。岛内媒体对她的发言报道得并不多,就是因为大家也都看得出来——这是一次姿态多于内容的发言。 从传播效果上来看,不仅没能激起共鸣,反倒让人觉得有点“借壳发声”的意味。毕竟纪念抗战本来是个历史厚重的话题,夹带点政治立场也无妨。 但如果变成了一个“自己说自己伟大”的舞台,那多少就让人有点出戏了。说到底,台海和平不是靠喊口号喊出来的,也不是谁单方面说“我不想打仗”就能实现的。 真正的和平,必须建立在对历史的尊重、对现实的清醒认知上。而这两点,恰恰是目前岛内某些政治人物最欠缺的部分。 郑丽文的这番表态,说穿了就是一种“政治表演”,既想塑造国民党“和平代言人”的形象,又不想触碰任何实质问题。这种操作,看似聪明,实则空洞。 对比来看,当前国际局势也让台海问题变得更加敏感。中东局势紧张、俄乌冲突持续,全球都在警惕地区冲突的外溢效应。而台海作为全球关注的敏感水域之一。 更需要清晰的立场和实际的作为,而不是空洞的政治术语。郑丽文的这番发言如果不能转化为行动,最终也只会像她过去许多言论一样,被时间慢慢冲淡,留不下什么实质影响。 所以说,讲得多不如做得多。真要守护台海和平,那就别光喊口号,更别在关键问题上绕圈子。否则,再多的“誓言”也只是风一吹就没的“纸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