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尖扎县人民法院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家事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创新调解机制,融合法理情理、兼顾刚柔并济,在家事审判中做深做实“和”字文章。近日,尖扎县人民法院立案庭接待了一对特殊的当事人——一对年逾六旬、结婚三十余载的老年夫妇。两位老人因晚年生活琐事及沟通不畅产生矛盾,在未携带诉状的情况下,径直来到立案窗口要求办理离婚。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离婚申请”,立案庭干警没有急于引导填写材料,而是敏锐察觉到老人情绪中的焦虑与委屈。干警立即为两位老人端上热茶,请他们坐下慢慢说。干警一边轻声安抚,一边以“拉家常”的方式打开话匣子:“您二老结婚多少年啦?”“孩子们都在外地吧?平时谁做饭多些?”几句贴心问候,让紧绷的情绪逐渐松弛。
在细致倾听双方诉求后,干警敏锐发现,二人矛盾的根源在于日常生活照料分歧与情感交流缺失,并非不可调和的原则性问题。鉴于此,立案庭迅速启动家事纠纷先行调解机制,积极引导双方理性沟通、化解心结。

调解过程中,干警一方面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温和释明夫妻间相互扶助、相互尊重的法律义务,并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您希望对方怎么对待您?那您是否也可以这样对待对方?”;另一方面巧妙以三十余年共同生活的点滴回忆为切入点,引导双方回望风雨同舟的岁月,换位体谅彼此在晚年生活中的难处与需求。
经过数小时的温情疏导与耐心劝解,两位老人情绪逐渐平复,深刻认识到自身在婚姻关系中存在的不足。大爷表示今后将更加包容老伴的生活习惯,大妈也承诺遇事冷静沟通、不再冲动。最终,二人握手言和,当场决定继续携手共度晚年,不再提起离婚。
此次调解不仅减轻了当事人诉累,更以有温度的司法服务守护了“银发”婚姻的稳定与幸福。下一步,尖扎县人民法院将持续优化家事审判与先行调解机制,强化“情理法”融合,不断提升司法服务的精度与温度,为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注入更多法治力量。
供稿:尖扎法院
审核:詹国彬

诉讼服务中心:0971—12368
省法院导诉台:0971—6165249
省法院督察局:0971—616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