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公元 1635 年,皇太极下令扒光亲姐姐莽古济的衣服,并且让刽子手处以凌迟极刑。

公元 1635 年,皇太极下令扒光亲姐姐莽古济的衣服,并且让刽子手处以凌迟极刑。每剐一刀,削下一片肉,就会有一声痛苦的惨叫响彻云霄,足足剐了 3600 刀,莽古济才咽下最后一口气。 刑场设在盛京的南门外,那天风特别大,刮得周围的旗子呼呼响,底下站着的文武官员和宗室子弟没一个敢抬头。有人偷偷用袖子挡着眼睛,不是怕见血,是怕对上高台上皇太极的眼神 —— 那眼神冷得像冰,连一丝波澜都没有,仿佛受刑的不是他一母同胞的姐姐,只是个无关紧要的罪人。 其实没人敢说,莽古济落到这步田地,早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往前数三年,她亲哥莽古尔泰跟皇太极议事的时候,因为军费的事吵翻了,莽古尔泰急得拔出刀来,虽然没真砍过去,可在皇太极眼里,这就是谋逆的苗头。没过半年,莽古尔泰就不明不白死了,当时就有人猜,下一个该轮到莽古济了。毕竟他们姐弟俩从小就跟皇太极不亲,他们的母亲是努尔哈赤的继妃富察氏,早年间就因为得罪了努尔哈赤被废,后来皇太极的母亲孟古哲哲上位,两拨人的关系就一直僵着。 莽古济也不是软性子,她早年被努尔哈赤嫁给蒙古敖汉部的首领,守了十几年寡才回盛京。回来的时候皇太极已经当了大汗,她看着弟弟把权力攥得死死的,心里本来就不服气。后来莽古尔泰一死,她更觉得下一个要被收拾的是自己,就私下跟儿子额必伦还有几个老部下商量,想找机会逼皇太极给莽古尔泰平反。可她没料到,自己身边早就被皇太极安了眼线,商量的事没过三天,就全传到皇太极耳朵里了。 皇太极没立刻动手,而是先把那几个老部下抓了起来,一顿大刑下来,没人扛得住,全把莽古济供了出来。审案的时候,莽古济还硬气,拍着桌子跟皇太极吵,说他是为了夺权力,连亲哥哥亲姐姐都不放过。皇太极没跟她吵,只冷冷说了一句 “谋逆者,不分亲疏”,就下令定了凌迟的罪。 行刑那天,刽子手是从关内请来的老手,据说最擅长剐人,能保证剐够刀数才让犯人断气。莽古济被绑在柱子上,衣服被扒得一干二净,风刮在身上,她身子抖得厉害,可嘴里还在骂,骂皇太极忘恩负义,骂他踩着亲人的骨头往上爬。第一刀下去的时候,她叫得特别响,那声音穿透风声,底下好多人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每剐十刀,刽子手就会喊一声刀数,从 “一十” 到 “三百六十”,喊了整整三百六十声,才到三千六百刀。刚开始的时候,莽古济还能骂人,后来声音越来越弱,只剩下断断续续的呻吟。她的儿子额必伦被押在旁边,跪在地上,头埋得低低的,肩膀一直在抖,却不敢哭出声。周围的士兵都绷着脸,没人说话,只有风刮过的声音和刽子手的刀数声,还有莽古济越来越微弱的气息。 等到最后一刀下去,莽古济的头歪到一边,彻底没了动静。刽子手放下刀,走到高台下禀报,皇太极只是点了点头,没说话,过了一会儿才起身,转身走下高台。他走的时候,没人敢抬头看他,只有地上的血顺着风的方向,慢慢流开,在黄土地上浸出一片深色的痕迹。 事后,皇太极下令把莽古济的家产全抄了,儿子额必伦流放去了宁古塔,跟她有关系的几个宗室也都被削了爵位。盛京城里没人敢议论这件事,连家里吃饭的时候,都没人敢提 “莽古济” 这三个字。只有到了晚上,有些老人会跟家里的小辈偷偷说,当年大汗和他姐姐小时候,其实也一起在院子里追过蝴蝶,只是后来,权力把那些情分都磨没了。 再后来,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成了清朝的第一个皇帝,权力越来越大,再也没人敢跟他作对。只是偶尔在刮风的日子,有人会想起那年南门外的刑场,想起那三千六百刀的声音,还有莽古济最后那声没骂完的话,只是这些,都随着时间慢慢被人忘了,只剩下史书上一句 “天聪九年,莽古济因谋逆,凌迟处死”,再没多余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