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被中国统治了1000多年的越南,为什么后来我们弄丢了? 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

被中国统治了1000多年的越南,为什么后来我们弄丢了? 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但得先掰扯一个概念——“统治”和“弄丢”这种说法本身就带着中原王朝视角。站在越南的角度看,那可是一部长达千年的独立斗争史。就像你家里住进个长期房客,时间再久房子终究还是你的。 越南这地方山多河密,跟中原隔着十万大山。古代那种交通条件,中央政令传到交趾(越南北部)都快过年了。中原王朝强盛时还能靠驻军和官僚维持,一旦中原自己乱起来,岭南地区天高皇帝远,地方势力自然就冒头。唐朝末年藩镇割据,越南地区的豪强曲承裕趁机搞自治,这就像分公司经理发现总公司快破产了,自己拉队伍单干。 文化认同也是个关键。越南虽然用汉字、学儒教,但人家心里一直憋着股劲。每个民族终究要找回自己的根,咱们看《大越史记全书》是汉字写的,可内容全在强调“南国山河南帝居”。相当于用你的语言写独立宣言,这种文化上的若即若离最要命。 明朝那次统治挺说明问题。虽然只占了二十年,却让越南人彻底明白了“不能再回来”。张辅的军队镇压手段太狠,反而激起全民反抗。这就像强行复婚的夫妻,一方用暴力控制,另一方只会更想离婚。黎利搞的蓝山起义,直接催生了后黎朝这个稳定政权。 地理环境给独立加了天然保险。红河三角洲能自给自足,北部山地易守难攻,中原王朝每次征讨都得消耗国力。宋朝为什么承认丁朝自治?因为刚被北方游牧民族揍得鼻青脸肿,实在没力气南征了。成本收益算下来,不如留个藩属国省心。 西方殖民者的到来彻底改变游戏规则。法国人把越南变成“印度支那联邦”,反而帮越南塑造了现代民族意识。胡志明这些人既用儒家的“夷夏之辨”反对法国,又用民族自决理论搞独立运动。这时候中原王朝自己都变成半殖民地,更别说收回越南了。 现在回头看,中越关系像极了一对相爱相杀的兄弟。有同志加兄弟的蜜月期,也有兵戎相见的十年边境战争。但本质上,越南始终在走自己的路——用汉字但创制喃字,尊孔子又拜本土神祇,学中国制度却搞南进扩张。 真正值得思考的不是“弄丢”的遗憾,而是如何相处的大智慧。两个社会主义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基因,完全可以在南海共同开发、东盟框架里找到新相处模式。毕竟在全球化时代,主权独立不等于老死不相往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