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京晨报
晨报讯(通讯员吴昱寰南京晨报/爱南京见习记者谢云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徐海兵摄影报道)11月18日,《南京市小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仪式在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举行。此次活动由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和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联合举办,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提供了样本。
南京市的小学生究竟是如何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有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不是小学生就不想自己写作业了?答案都在这本《白皮书》中,这也是全国首份专门针对小学生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的白皮书,对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守护教育根本、塑造负责任的AI教育未来赢得了先机。
据了解,《白皮书》历时数月,项目组对南京市12个区17所学校3—6年级的8795名小学生开展线下问卷调查,并对8所学校74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基于一手数据描绘了小学生GenAI应用偏好与素养现状。发布仪式现场,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学生通过展示“人机协同”创意实践,直观呈现了当代小学生并非简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获取答案,而是在不断对话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提升思维的品质,突破自身能力的边界,实现创意的场景。
发布仪式上,南京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潘东标与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卢锋共同为《白皮书》揭幕,并向全市12个地区电教中心及17所参与调研学校代表赠书。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刘永贵教授现场从四大维度解读《白皮书》。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围绕“家校协同引导小学生正确使用GenAI”展开专题研讨。
南京市电化教育馆馆长张苏皖表示,南京发布小学AI教育白皮书,标志着系统推进AI教育的新起点,未来将依托高校合作深化研究并推动成果落地,培养具备AI素养的时代新人。全国知名教育信息化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认为,这份研究成果将引发更广泛、更深入的讨论与实践,共同推动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向着更加科学、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方向迈进,为培养能够驾驭未来、创造未来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素养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