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迟到六周”震撼回归:一份被延误的数据,揭开了美国就业真实脉络这份本该在10月初发布的美国9月非农就业报告,因联邦政府停摆,被整整拖延了六周。也正是这段异常的空窗,使得这份迟来的数据更像“后视镜”,却依然透露出美国劳动力市场正在经历的真实变化。9月新增非农就业11.9万人——明显好于市场预期,但整体趋势仍旧偏弱。自4月以来,就业增速基本停滞。失业率略升至4.4%,失业人口达到760万,比去年同期更高。尤其是成年女性和亚裔群体失业率明显上升,而劳动参与率依旧在62.4%低位徘徊,就业人口占比更是较去年下降0.4个百分点,说明就业市场活力趋弱的人口层面信号仍在累积。在就业结构中,医疗保健、餐饮服务、社工服务继续扩张,新增人数分别达到43000人、37000人和14000人。这些行业几乎是美国“刚需就业”的代名词,是经济疲软期最稳定的岗位来源。然而,运输、仓储行业却出现25000人的下滑,联邦政府就业也从年初高点累计减少9.7万人,反映出物流链与政府部门正在同步收缩。工资方面,全体私营员工时薪环比仅涨0.2%,同比增幅3.8%,已经明显降温。工作时长维持在34.2小时不变——这在周期尾端通常意味着企业对扩张保持谨慎态度。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报告里出现了两项关键“特殊情况”。第一,是停摆导致的采样异常。9月的企业调查数据一部分来自停摆前的正常收集,另一部分则是企业在停摆期间自行通过电子系统提交,因此本月的收集率竟然达到80.2%,高于往常。住户调查的数据则完全按正常进度完成。但10月的住户调查数据因为停摆没有收集,官方也不会补采。这意味着10月就业数据将不存在,11月就业报告将在12月16日与10月企业数据一并公布。第二,是非农“诞生—死亡”模型将从2026年起调整算法,改用实时样本,意味着未来非农修正幅度可能变小、质量更高,这将改变市场对非农波动的解读方式。整体来看,这份迟到的非农报告传达出两个核心信号:美国就业仍有温度,但上行动力明显不足;结构性行业韧性强,但整体经济内生增长力量正在减弱。就业端的改善慢、失业端的压力大,而工资涨幅又维持在偏低水平,形成了一种“稳定中的疲态”。当市场以为非农的空窗期会让就业压力被“遮掩”时,这份迟到的报告反而更清晰展现了真实情况——美国就业市场正在慢慢褪去疫情后复苏的光亮,逐步走向一个更平稳、更谨慎、也更脆弱的状态。12月16日发布的“10月+11月合并数据”将成为年末最关键的一次指引,它不仅会填补数据荒,也将揭示美国就业的真正趋势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