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不要自以为很了解别人
🌟无论是和朋友相处,还是和对手竞争,我们每天都在和其他人互动。为了更好地理解他人,我们大脑很多在思考别人是怎么想的。因为我们经常需要推测别人想法、观点、感受和需要。但心理学家们的研究表明,我们的这一技能可能没有自我感觉得那么良好。
🔹我们不能看到别人的心灵,因为我们不能克服自己。你不可能摆脱自己的经验,信念,态度,情感,知识来认识世界,我们总是通过自己的双眼看世界。
.
🔹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
要求已婚夫妇报告他们各自对家庭活动负有多少责任。这些家庭活动中包括积极的行为,如打扫房间,做早餐和解决冲突,但也包括消极行为,如弄乱房间,惹怒另一半,并引起争论。
▪️研究人员将丈夫和妻子分开,然后要求他们在每项活动的中指出他们个人负责的百分比。随后,研究人员将双方的估计值简单相加。逻辑上,双方估计值的总和不能超过100%。如果丈夫声称自己家里80%的早餐都是他做的,而妻子声称家里60%的早餐是自己做的,那么他们的孩子就应该吃到了140%的早餐
.
▪️但实验结果却正是这样,夫妻双方的报告加在一起大大超过100%。
🔹真正有趣的结果是,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是在报告消极行为时,人们也会高估自己的责任。人们会觉得自己是更经常挑起争执的那个人。因为以自我为中心也意味着更特别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更留心自己在哪一天不小心打碎了碗。
▪️除此之外,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还可能导致偏执。我们有时坚信其他人在思考你,谈论你,并注意你,但其实他们没有。
.
🔹我们总是将自己的思想投射到他人身上,于是犯下许多错误:我们假设别人知道的和自己一样多,假设别人像自己一样思考,假设别人感觉得到自己感觉到的。
▪️当然,我们不会把自己完全投射到别人身上。但当我们对别人了解得越少,我们越是会使用自己的认知来填补空白。
.
▪️我们需要意识到自我中心对我们的影响。不过困难在于,我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受到了影响,而什么时候没有。
🌈可以提醒自己的是,永远不要自以为已经很了解别人。并且明白他人其实并没有对自己赋予额外的关注,我们或许会活得更加轻松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