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贵州省关于安全生产与防灾减灾救灾的决策部署,切实消除电力设施引发的森林火灾隐患,遵义市林业局联合市能源局、贵州电网遵义供电局及南网超高压公司等单位,正式启动“林电共安”攻坚战三年行动(2025-2027年),通过三年专项整治,全力构建电网安全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行动首年(2025年)被定为“体系筑基年”。遵义市将全面摸排辖区内穿越森林草原的输配电设施,重点针对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关键区域,开展“树线矛盾”、私拉乱接电线、设备老化等隐患的“地毯式”排查。林业部门将联合电力管理部门建立“三清单一承诺书”制度,明确责任主体,落实“一问题一登记、一类别一台账、一整改一销号”机制,确保隐患排查无死角。
针对高危区域,林业部门将重点清理输配电线路周边可燃物,严查违法种植超高树木及野外火源隐患;电力部门则聚焦线路设备结构安全,核查建设合规性,对私接乱拉电线、绝缘线接触林木等风险点进行专项整治。对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紧急情况,允许产权人先行采取修剪、砍伐等措施,后续补办手续,确保应急处置高效有序。
根据隐患类型,遵义市将分类推进治理:对私拉乱接线路,立即停用并依法拆除,属地部门督导用户限期整改;对树线距离不足问题,及时清理并依法办理采伐许可,危急情况下开通审批“绿色通道”;对通道内超高树木、易燃物,通过采伐、置换低矮耐火树种等方式彻底清理。同时,建立电网企业与林业部门协同机制,在高压走廊穿越林区区域试点土地综合利用,共同推进防火通道建设,兼顾电网安全与生态保护。
同时,遵义市将借鉴黔西南州、盘州市经验,在重点区域建设立体协同防控示范区。通过实施生物隔离带工程、联合防控野外火源、系统治理火灾隐患,创建“电网安全+生态绿色”一体化防控体系。示范区内将完善山火联防联控机制,设置特殊保护区,优化防火资源共享,开展联合执法与实战演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林电共安”模式。
行动中,遵义市将加快数字化手段应用,2025年底前建成卫星、监控、无人机三级监测系统,实现火情“早发现、早处置”。同时,建立政府、村委、供电局三级联动数据库,创新重点输电通道动火作业“双审制度”,强化火源管控。针对大风等极端天气,严格落实线路停运避险措施,并通过客户告知机制保障民生用电安全。
遵义市林业局将联合多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统筹协调攻坚行动。林业部门履行森林防火监管责任,电力管理部门强化行业安全监督,电网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风电、光伏企业及电力用户全面配合隐患治理。市县两级将建立定期会商与督导机制,按季度通报进展,对整改不力的单位严肃问责。
目前,遵义市已制定年度目标:2025年完成30%以上隐患整治,建成省级生物防火隔离带示范区;2026年治理80%隐患,扩大树种置换范围;2027年实现隐患动态清零,全面建成“林电共安”长效防控体系。通过三年攻坚,遵义市将筑牢电力设施与森林资源安全屏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全媒记者:彭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