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一个“讨坏型人格”
·
周末,朋友约我喝下午茶。我们聊得很愉快,到了晚饭时间,她却说:“我另外约了人吃晚饭,等会儿要先走。”
·
我懵了,脑海中冒出三句话:你不愿意和我吃晚饭吗?是不是明知晚饭有约,还来约我?难道这只是借口,我刚才哪里得罪她了?
·
我和她关系很好,便索性直说:“晚上怎么不跟我吃啊?”她笑道:“我本来就只跟你约了下午,之后又有人约今天,就约了晚饭。怎么,不舒服啦?”
·
我点点头:“嗯,我感觉你有点无情。”她哈哈大笑,并没有再做解释。
·
我的心结放下了。我曾开玩笑说,她就是典型的“讨坏型人格”:不讨人好,不了解她时还觉得有点讨厌;了解之后发现,人家只是合理捍卫自己的需求。
·
什么是讨坏型人格?
“讨坏型人格”,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坦然表达自己立场,不怕与别人立场相驳的能力。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敢拒绝所有不合理请求,不会委屈自己去成全别他人。
·
这类人常见的口头禅:“不可以、不需要、别烦我”。
·
如果“讨好”是一种绑架,认为自己应该对别人的感受负责,那么,讨坏就是一种解绑:去掉冗余和负担,回归关系最本真的样子。
·
比如,觉得对方太吵,就直说“安静一点”。不喜欢对方某一点,也直说“你不该对我这样”。或许你会觉得,“讨坏”会让自己跟身边的人心生隔阂。
·
但事实上,我朋友的“讨坏”让我们相处变得更简单:我可以在她面前自由做自己,因为我知道,如果我让她不舒服,她一定会直接说出来。不需要刻意揣摩、照顾她的感受,也不需要为她压抑自己。我只需要关注我自己。
·
这份“讨坏”,和自私、强势最大的区别在于:
他不会不顾别人意愿,强行要求别人配合自己的立场;
只会表达自己的立场,不怕与别人的立场产生冲突。
·
在该友善时,能够表达友善,在该讨坏时,捍卫自己的立场。
·
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体,向外界发散各式各样的能量。“讨坏”,也是一种能量。能量没有好坏,只分为有力、无力。
·
若你能有力地表达自己,便能以“有力量”的姿态行走在这世上。这样的人,无论做什么,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都有属于自己的自由和惬意。
心理 心理学 人际交往 学点儿心理学 讨好型人格 讨坏型人格 心理学小知识
阅读:16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