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筑牢高质量发展安全根基。2025年以来,彝良县公安局深入调研全县社会矛盾风险规律,构建“三级中心”“三所联动”“三室联调”矛盾风险防范措施,形成“政法统筹+部门牵头+乡镇主责+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化解矛盾纠纷2000余起,化解成功率98%,有效化解10年至40年积怨纠纷70余起,公安管辖纠纷全量化解。
“三级中心”实体运转。一是搭建县级中心“指挥部”。严格职能主责,政法委领导县信访局成立县级中心,搭建“政法+公检法司+信防局”6个部门集中、6个系统汇聚、6人常驻的指挥平台,定期常态化、战时专题化组织调度。统筹“县乡村力量”3000余人,组建150余支队伍下沉全县村社,配合驻村队员400余人,开展矛盾风险全面起底排查,做到第一时间介入。二是构建乡镇中心“主阵地”。严格党政主责,乡镇街道依托平安办成立乡镇中心,搭建“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N部门”“三所联动”办理平台,实体化运行、集成化办公、扁平化管理。组建“千人守护队”含行业从业员、环卫员、送水员、外卖员、快递员、保洁员“七员”1000余人,延伸排查触角,做到第一时间掌握。三是组建村级中心“前哨岗”。严格属地主责,村委(社区)统筹治保委成立村级中心,搭建“警务室+调解室+法律服务室”“三室联调”化解平台,功能一体集聚,联动下沉服务。落实“一村一辅警”含158个村(社区)194人、194辆警用摩托,拓展排查广角,做到第一时间干预。
“三所联动”协调运行。一是“一站受理”。政法委牵头,乡镇(街道)副书记(政法委员)组织统筹,平安办、司法所一体化合署办公,整合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方力量“三所联动”,落实首接首问责任制度,实行当事人、村委、乡镇、部门层报直报“双轨”报告制度,“一站式”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000余起。二是“九律落实”。各类矛盾纠纷一律全域起底排查、一律建立工作台账、一律制定问题清单、一律研判风险等级、一律落实包案责任、一律推动多元联调、一律动态管控人员、一律评估复核扬言报复纠纷、一律预警移送跨区管辖纠纷。三是“三级督办”。落实矛盾风险隐患高、中、低三级分级管控,低风险移送主责部门和属地党委政府关注,转交主责部门和属地党委政府办理;中风险报告相关处级领导盯办;高风险提请县委、县政府督办,严格“转交盯督”,推动风控责任单位体系化开展工作。
“三室联调”实质化解。一是建设“解纷联动办”。乡镇(街道)整合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综治中心“三所一中心”落实实体化运行、集成化办公、扁平化管理工作要求。二是建设“解纷联调室”。村(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在村(社区)警务室,融入人民调解室、法律服务室,实行“1名调解员+1名社区民警+1名乡村义警+1名法律工作者+N”联合服务模式,搭建三位一体、功能集聚的服务平台。三是建设“解纷联系点”。片区(小组)依托村民议事会、火塘会议、院坝会议等,搭建以村(居)民小组党支部、小组长、网格长、“两代表一委员”、乡贤、志愿者为联络员的矛盾纠纷信息收集平台。
徐雪陈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