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地产股逆势大涨,郁亮都出来发声了

就连许久未出现的,万科前董事会主席郁亮,都出来发声了。

地产大涨,郁亮发声

在港股市场上,融创中国一度大涨超12%,碧桂园一度涨超9%,富力地产、万科企业、世茂集团、碧桂园、佳兆业、贝壳等纷纷跟涨。

A

股市场上,13点左右,我爱我家、世联行、财信发展涨停。截至收盘,新城控股涨超7%,ST中迪涨5%,滨江集团、西藏城投、福星股份、华侨城A涨超3%,招商蛇口近3%。

房地产板块“狂欢潮”背后,消息称,中国多部门正在考虑,新一轮房地产支持政策。

可能包括:全国范围内对首套房购房者提供房贷利息补贴、提高住房贷款利息支出的个税抵扣额度、进一步降低二手房交易税费等。

而在今天万科举行的,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上,郁亮时隔半年出席会议,并就房地产市场趋势问题回应称,随着政策持续落实,合理住房需求逐步兑现,行业有望逐步走出调整周期,迈向稳健发展新阶段。

郁亮认为,《十五五规划建议》内容明确了房地产行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再次强调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这对万科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自2018年郁亮在万科内部会议上喊出“活下去”以来,他和万科一起经历了房地产行业的深度调整。尽管早有预警,但万科也未能完全避开冲击,公司在2024年出现了巨额亏损,并面临不小的债务压力。

今年1月,郁亮辞去了万科董事会主席的职务,由当时代表第一大股东深圳地铁集团的辛杰接任,郁亮则转任执行副总裁。此后,深圳地铁集团作为大股东,向万科派驻了新的管理层,以稳定公司运营。

在6月27日召开的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郁亮曾出席,但当时的核心主角是董事长辛杰。2025年10月,郁亮曾短暂离开工作岗位数日以配合相关调查,但大约一周后便重返岗位,这对于稳定当时的局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如今,辛杰卸任万科董事长后,郁亮再次代表万科,出现在公众面前。

如果这些政策实施,可能带来哪些帮助?

这些政策的核心目标非常明确,就是“稳需求、去库存、防风险”。

第一,降成本,直接刺激需求。

房贷利息补贴和个税抵扣,等于直接减少了购房者的月供,这能实实在在地提升一部分刚需和改善型买家的购买力与入场意愿。

同时,降低交易税费,能让房屋“买进卖出”的流动更容易,有助于激活目前近乎冰冻的二手房市场,从而盘活整个交易链条。

第二,稳预期,阻断恐慌性下跌循环。

政府出台强力政策,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政策底”信号。这有助于扭转市场“房价会一直跌”的线性悲观预期,促使一部分担心错过底部的买家结束观望、选择入场,从而在短期内稳定销售和价格,避免形成恐慌性抛售的恶性循环。

第三,防风险,为开发商和金融系统,争取喘息空间。

销售端的任何回暖,都能直接缓解开发商紧绷的现金流压力。这不仅关乎“保交楼”任务的推进,也能帮助房企逐步消化天量库存,从而降低债务违约风险。这相当于在金融系统外围构筑了一道防线,避免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因地产持续恶化而受到严重冲击。

最终,所有这些举措都是为了给中国经济转型争取宝贵的时间。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以后买房第一位是消费,第二位是保值,炒房是不鼓励的。从鼓励消费角度,贴息减税退税就很合适,汽车手机家电消费可以补贴,房子消费也可以补贴。

房地产产业链长,其稳定对整体经济至关重要。这套政策组合拳,本质上是为经济从依赖房地产向消费和科技驱动转型,提供一个更为平稳的宏观环境和一个安全的“缓冲垫”,核心目标是尽力避免房地产“硬着陆”可能带来的剧烈冲击。

结语

看着今天房地产股的大涨,再翻开它们的股价走势图,难免有些恍惚。

实际上,在2018年至2025年这七年间,中国房地产板块的市值,发生了巨大收缩,港股内房股板块市值,跌去了超过95%;A股房地产板块市值,也跌去了约70%-85%。

A股、港股市场上,曾经的两位优等生:

保利发展曾在2022年初冲上约17元的高点,如今已回落至7元左右,市值缩水约700亿元,与2015年相差无几。

龙湖的股价也从21年的42港元高点,回落至9港元左右,市值缩水约1500亿港元,同样回到2015年;融创碧桂园等房企的股价更惨,甚至跌回了2012年左右。

十多年过去了,房企们过去多年的涨幅,在一轮深度调整中几乎全部回吐。

轰轰烈烈的房地产市场,大梦一场,从原点再次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