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儿童小说《我们光芒万丈》新书对谈会,日前在上海国际童书展上温情举行,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孩子们的目光。该活动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主办,以“成为孩子的‘太阳’”为主题,特邀该书作者、儿童文学作家陈伟军,与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学评论家李学斌,资深媒体人、中科院心理咨询师孙珏共同展开了一场跨界对话。
《我们光芒万丈》是一部敏锐捕捉当代青少年情感脉搏的作品。它巧妙切入“家庭重组”这一社会现象,但并未沉溺于问题的沉重,而是以细腻明亮的笔触,讲述了男孩侯小阳与女孩毛一蔓从“冤家同桌”成为“重组姐弟”后,一系列充满波折又笑中带泪的成长故事。
新书的封面。主办方图
作品不仅真实展现了孩子们在面对家庭变化时的困惑、渴望与坚韧,更精彩地描绘了他们是如何在磕绊的日常中彼此试探、相互支撑,最终学会接纳现实,并绽放出各自独特光芒的过程。小说如同一面清澈的镜子,让每个孩子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让成人得以重新审视如何更好地理解与陪伴孩子。
在对谈环节中,三位嘉宾从文学创作、教育研究与心理咨询等不同维度切入,围绕“如何真正‘看见’并理解孩子的情绪”、“家庭与学校如何成为孩子的情感支持系统”等议题展开了深度分享。李学斌教授从专业角度肯定了小说的文学价值,认为其“以游戏精神观照现实压力,用温暖叙事实现情感疗愈”。孙珏主任则从心理学层面剖析了角色的行为逻辑,为家长提供了“识别情绪信号、进行有效沟通”的实用指南。

作者陈伟军进行分享。主办方图
作者陈伟军在分享中动情地谈到,创作这本小说的初衷源于对当下家庭关系的深刻观察。他提到民政部近十年累计离婚登记数据背后,是无数孩子面对家庭重组时的迷茫与挣扎。“这些孩子是‘追光的人’,他们渴望被看见、被理解。”作为一名自称“敏感善感”的写作者,陈伟军希望用文字为这些孩子构建一个情感出口,让故事本身成为照进现实的一束光。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光芒万丈》不仅是一部小说,还附赠了心理自助折页“追光的人心理自助站”,并推出了同名主题曲。这种“图书+”的创新形式,为小读者提供了可感知、可参与的情感支持工具。陈伟军表示:“希望文学能跨越纸张,成为孩子触手可及的温暖。”
头图为对谈会现场。主办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