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筑牢防火“生命线”,共绘家园“平安图” “用火用电莫大意,平安家园共维系。”这句

筑牢防火“生命线”,共绘家园“平安图” “用火用电莫大意,平安家园共维系。”这句耳熟能详的警示语,绝非老生常谈,而是无数次悲剧背后凝结的血泪教训。家,本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但一个疏忽、一次侥幸,就可能让这方安宁之地被无情的火魔吞噬。筑牢消防安全防线,不仅是对自身与家人生命的珍视,更是对左邻右舍、对整个社区家园的责任与担当。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剖析那些潜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火灾隐患,掌握化险为夷的安全知识,共同编织一张密不透风的家庭“防火网”。 一、 警钟长鸣:生活中常见的“火魔”从何而来? 火灾的发生,往往源于我们对细节的漠视。以下是几类最高发的居民火灾成因,值得我们时刻警惕: 1. 电气火灾——“看不见的杀手”:这是现代家庭火灾的“头号元凶”。线路老化与过载:家中电线使用年限过长,绝缘层破损、老化,极易引发短路。同时,一个插线板上同时连接空调、电暖气、冰箱等多个大功率电器,导致线路超负荷运转,热量积聚,最终引燃周围可燃物。电器使用不当:长时间不拔充电器、电热毯折叠使用或彻夜通电、电吹风使用后放在易燃物上、取暖器距离沙发窗帘过近等,这些不良习惯都是潜伏的火源。 劣质电器产品:购买非标或“三无”插排、充电宝、电暖器等,其内部结构粗糙,缺乏必要的安全保护,无异于在家中埋下“定时炸弹”。 2. 厨房用火——“舌尖上的危险”。油锅起火:烹饪时油温过高或油液外溢接触火苗,极易瞬间燃起大火。此时若惊慌失措用水去泼,后果不堪设想。忘关灶火:忙于接电话、看电视或临时外出,忘记灶上正在烧水、炖煮,导致锅具干烧熔化,引发火灾。燃气泄漏:燃气软管老化、脱落、被老鼠咬破,或阀门未关紧,泄漏的燃气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就会发生爆燃。 3. 吸烟与明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卧床吸烟:醉酒或疲劳后在沙发、床上吸烟,一旦入睡,未熄灭的烟头会阴燃被褥、衣物,缓慢燃烧并释放有毒烟气,待发现时往往为时已晚。儿童玩火:家长对打火机、火柴管理不善,孩子出于好奇模仿大人点火,极易引燃纸张、窗帘等物品。祭祀与蚊香:在家中焚香、点烛祭祀时无人看守,或蚊香放置不当,靠近窗帘、纸篓等,都曾酿成过多起惨剧。 4. 楼道与阳台——“生命通道的堵塞”: 杂物堆积:在楼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堆放纸箱、旧家具等可燃杂物,不仅阻碍疏散逃生,一旦发生火灾,会迅速切断生命通道,并成为火势蔓延的帮凶。电动车违规充电:将电动车推入楼道、家中或从窗口私拉电线“飞线充电”,电动车电池在充电过程中若发生故障,会在短时间内爆燃,并产生大量有毒烟气,封堵逃生之路,危害极其巨大。 二、 临危不乱:掌握初起火灾的“黄金扑救术” 面对突如其来的小火,保持冷静并采取正确的处置方法,是阻止灾情扩大的关键。 1. 油锅起火:切勿用水! 应立即关闭燃气,然后用锅盖沿锅边平推盖严,隔绝空气;或者将准备好的蔬菜倒入锅中,亦可使用灭火毯覆盖。这三种方法是扑灭油锅火灾最有效的手段。 2. 电器起火:首先要立即切断电源,如拉下总电闸。在确保断电后,可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扑救。切记在断电前,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否则有触电危险。 3. 家具、衣物等固体物质起火:在火势初起且可控时,可使用水或灭火器进行扑救。使用灭火器需牢记“提、拔、握、压”四字诀:提起灭火器,拔掉保险销,握住喷管前端,压下压把,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4. 自身着火:牢记“停、躺、滚”三字诀。立即停下,就地躺倒,并用双手护住脸部,来回滚动,直至压灭火焰。切勿奔跑,否则会助长火势。 三、 防患未然:共筑平安家园的“防火墙” 预防,永远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灭火器”。养成良好习惯:做到“人走电断”,离开家时关闭非必要电源;厨房用火不离人;烟头完全熄灭后再丢弃;教育孩子不要玩火。定期安全检查:经常检查家用电器的线路、插头,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的电线;检查燃气软管,可用肥皂水涂抹检查有无漏气。 清理生命通道:立即清理楼道、阳台、厨房等处的可燃杂物,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严禁电动车及电池“进楼入户”。配备消防器材:家中应常备手提式ABC干粉灭火器、灭火毯、逃生面罩(防烟面具)、强光手电筒、逃生绳(高层酌情配备)等,并确保每位家庭成员都了解其摆放位置和使用方法。熟悉逃生路线:与家人共同绘制一份家庭逃生疏散图,规划两条以上逃生路线,并定期进行演练。牢记火灾发生时不可乘坐电梯。 “平安”二字,重于泰山。消防安全并非遥不可及的专业知识,它就蕴藏在我们关掉的每一个电源、清理的每一处杂物、学会的每一个逃生技巧之中。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从此刻开始,从自身做起,将“用火用电莫大意,平安家园共维系”的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责任与智慧,共同守护我们挚爱的家人与美丽的家园,让平安的灯火永远温暖长明。 泰安社区 刘芳 2025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