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安世半导体刚被人家“明抢”,后脚东山精密就揣着1亿欧元,把法国一家年入10亿欧的汽车巨头给整个端了回来。 这事儿得从安世半导体说起。2025年9月底,荷兰政府突然出手,以“国家安全”和“治理缺陷”为理由,对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下达冻结令,一年内禁止任何资产、知识产权、人员调整,还暂停了中国籍高管的职务。这相当于直接把公司运营权架空了,安世全球工厂一下子乱套,中国这边直接反制出口管制,导致欧洲汽车供应链都受影响。很多人把这叫“明抢”,因为安世本来2019年就合法收购的,现在突然翻旧账,明显是地缘政治在作祟。 安世主要做功率半导体、二极管这些基础芯片,60%营收来自汽车领域,欧洲车厂特别依赖。荷兰这一搞,不光闻泰难受,欧洲自己也跟着疼。这事儿一出,大家都捏把汗,中国企业在欧洲高科技并购是不是彻底没戏了?审查越来越严,半导体这种敏感领域基本被堵死。 就在大家觉得欧洲大门要关死的时候,东山精密悄悄干了件大事。2025年5月13日,东山精密公告,子公司DSG要收购法国GMD集团100%股权,顺带帮它做债务重组,总价才1亿欧元,折合人民币8个多亿。GMD是啥来头?1986年成立的老牌法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主打铝压铸、金属冲压、塑料皮革内饰三大块,年营收10亿欧元,6600多人,46个工厂分布12个国家,主要在欧洲。客户有标致雪铁龙、雷诺、大众这些大厂,妥妥的Tier1供应商。 GMD为啥这么便宜卖?它债务压得喘不过气,2025年3月底欠了3.63亿欧元,进入重整程序,债权人急着脱手。东山精密抓的就是这个机会,用现金折价买部分债权,再债转股、股东借款豁免,把剩下债务直接抹掉。1亿欧元到手的不光是股权,还有完整产业链、欧洲工厂、客户关系和技术专利。这买卖划算到啥程度?GMD一年营收10亿欧,东山只花了1亿欧就全盘拿下,相当于一折不到。 为什么东山能成,安世却被卡?关键区别就在领域。GMD是传统汽车零部件,铝压铸、冲压这些实体制造,虽然技术含量高,但不属于欧美最敏感的“卡脖子”范畴。半导体像安世那种,动不动就扯国家安全、供应链风险,直接被按死。东山选的这条路聪明,避开了高科技雷区,直奔制造业实业。公告里也说,这次交易没触发太多审查,11月3日就宣布交割完成,11月1日起直接并表。 东山精密本身是干啥的?苏州本地企业,1998年从钣金厂起家,2010年上市,主营柔性电路板、精密结构件,早就布局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2024年营收三百多亿,这次收购后,汽车零部件占比直接拉上去一大截。GMD的欧洲客户资源、工厂资质全到手,东山一下子成了有欧洲本土生产基地的中国Tier1,订单直接接轨欧洲车企。 这单买卖对东山来说,战略意义太大了。首先补齐了铝压铸和冲压能力,东山原来结构件强,但欧洲那边轻量化铝件需求爆棚,GMD正好有139台压铸机,技术积累几十年。其次,直接绕过贸易壁垒,以前中国零部件出口欧洲有关税、碳税麻烦,现在用GMD的工厂本地生产,客户下单更放心。第三,GMD虽然债务重,但主业现金流不错,2024年已经扭亏为盈,东山接手后优化成本,利润空间更大。 交割后,东山马上派团队进驻,优化供应链,调整班次,提高设备利用率。GMD的三大事业部塑料皮革、铸造、冲压全并入东山体系,和盐城、越南基地形成互补。预计2025年就能贡献不少营收,汽车板块占比从原来的二三十跳到更高水平。公司市值也跟着水涨船高,袁氏家族持股价值又多了一大块。 说白了,这事儿给中国企业指了条明路:高科技敏感领域被堵,就换条赛道。传统制造业、实体零部件这些,欧洲自己也缺人接盘,中国企业有钱有成本优势,正好捡漏。GMD这种年营收10亿欧的企业,搁以前可能上十亿欧都拿不下,现在债务危机一压价,1亿欧就搞定。东山这波操作,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危机中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