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日前召开2025年见义勇为奖励慰问会议,表彰、奖励和慰问18名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营造崇尚英雄、学习典范的良好社会氛围。自2023年7月惠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以来,我市已累计奖励慰问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及亲属133名。
近年来,我市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建立健全常态化保障机制,见义勇为社会氛围日益浓厚,涌现出了一大批见义勇为英雄模范。
“救命啊!救命……”今年2月26日晚,龙门县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李成江在县城白沙河边散步时,突然听到有人落水发出求救声,循声望去,发现昏暗的河面中有一个人在挣扎。“初春的河水冰凉刺骨,入水瞬间如坠冰窖,但每拖一秒钟,落水者都可能危及生命。”李成江跳入河中,奋力向落水者游去。“不知过了多久,我的体力逐渐透支,浑身颤抖不止。只能不停鼓励自己,一定要把人救上去。”李成江说,当时,落水者从剧烈挣扎转为虚弱无力,情况愈发危急。最终,在现场热心群众的协助下,他和落水者成功上岸,并得到及时救治,脱离生命危险。
5月2日11时许,家住惠城区汝湖镇虾村的易炳锋途经汝湖中学时,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求救声。他回头一看,发现200米外的鱼塘里,一名妇女和一名小女孩正在扑腾。“当时来不及多想,我赶紧跑过去跳进鱼塘。”易炳锋介绍,他先救起小女孩,再拉起妇女,但妇女哭着说,水里还有她的儿子,他又立即扎进水里,将其儿子救起。“当时,小男孩脸色发紫、双手僵硬,已经不省人事了。”见此情景,易炳锋赶紧抱起男孩,将其倒立着往汝湖卫生院跑去。幸好在奔跑过程中,小男孩逐渐恢复了知觉,当医护人员说小男孩已无大碍后,他才松了口气放心离开。
易炳锋认为,“见义勇为”不是一句口号,它体现在每一个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体现在对身边急需帮助者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接下来,他会珍惜荣誉,继续从身边小事做起,多一份热心、多一份担当,将善意和勇气传递下去。
“市里奖励的18名见义勇为先进分子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却在关键时刻、危急时刻表现出强烈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各级各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能,把见义勇为工作融入平安惠州建设工作大局,在政策、资金、宣传、扶助等方面协同发力,形成齐抓共管、同频共振的工作合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氛围,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惠州、法治惠州汇聚正能量。
接下来,惠州将不断完善见义勇为行为确认、权益保障、抚恤补助等工作机制,让每一个善行义举都能得到全面、及时、准确认定,让见义勇为英雄模范在政治上有荣誉、生活上有保障。(惠州日报记者刘豪伟通讯员刘思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