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4日,“赣法云·走基层”(第四期)采风团深入上饶、九江两地基层一线,开展沉浸式采访调研,用文字和镜头记录平安江西、法治江西建设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
今天,我们精选分享赣法云通讯员李辉采风笔记:矛盾纠纷“终点站”里的民生温度与科技力量。
踏入德兴市综治中心大厅,引导服务岗的工作人员正耐心询问来访群众诉求,是邻里间因琐事起的摩擦,还是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难题,都被一一细心记录。
抬眼望去,工作人员身后的“法院立案窗口”格外醒目,从矛盾纠纷进第一扇门的引导,到最后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处处体现着德兴市综治中心的信心和决心——让群众最多跑一次。

“本周共受理接待群众28批46人次……”大厅电子屏幕正在播报第41期工作周报的内容。
“我们这里实行‘常驻+轮驻’模式,不管是家长里短的纠纷,还是涉法涉诉的诉求,只要中心‘吹哨’,相关部门就会及时‘响应’。”讲解员一边指引参观,一边介绍着中心的创新机制,“过去群众办事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我们把分散办理变成集中办理,不仅提供‘一站式’服务,还能推进‘访诉援调’无缝衔接,不少矛盾在多元化解中就消弭在萌芽状态了。”
走进指挥室,一面占据整面墙的综合指挥大屏瞬间抓住视线。
屏幕上,全市网格化管理的动态画面实时跳动,AI预警、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让治理更精准。“接到群众诉求后,5分钟内必须响应,30分钟内要赶到现场处置!”讲解员的声音带着笃定。
一旁的工作人员同步演示着“E呼即办”平台,屏幕右下角分别展现15分钟、1小时、当日以及前一日的高效接通率。
随着省社会治理现代化大数据平台、“E呼即办”民生服务系统等信息化平台在中心一地集成,科技手段搭建起城市治理的数据共享中枢,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从愿景变成了日常。
离开时,大厅的引导台前仍有群众在轻声咨询,调解室里隐约传来双方当事人握手致歉的声音。在这里,法律条文有了温度,矛盾纠纷有了出口,群众诉求有了回应,德兴市综治中心正在让平安之花在赣鄱大地上静静绽放。